在某個村莊裡,村民趙五家中養的母狗生了一隻小狗。小狗出生兩個月後,有一天,母犬走出戶外,小狗也跟隨在身旁。牠們才離家門不遠,忽然衝出一隻老虎,一口咬住母狗並且吃了牠。小狗心中驚恐萬分,只能眼睜睜看著母親成為老虎的食物。
圖/吳奕璠
文/林少雯
在某個村莊裡,村民趙五家中養的母狗生了一隻小狗。小狗出生兩個月後,有一天,母犬走出戶外,小狗也跟隨在身旁。牠們才離家門不遠,忽然衝出一隻老虎,一口咬住母狗並且吃了牠。小狗心中驚恐萬分,只能眼睜睜看著母親成為老虎的食物。
趙五聽到小狗焦急的吠叫聲,出來一看,原來村子裡出現老虎,還吃了他家的狗,於是立即大聲呼叫,並召集村人和壯士們,拿著長茅一起去追趕老虎。老虎聽見人們追捕的吆喝聲近了,正準備逃走時,小狗不知哪來的膽量,急撲上去,一口咬住老虎的尾巴,老虎甩不掉小狗,只好拖著牠逃命。
老虎在樹林裡奔跑,穿過樹叢和荊棘,尖銳的樹枝猶如刺網般掛在小狗身上,使牠的毛皮幾乎掉光了,但是小狗忍著劇痛,仍然緊緊咬住老虎的尾巴,始終不肯鬆口。老虎因為尾巴被咬住,又拖著小狗,行動受阻,跑不快,很快被村民追上,最後死於眾人的刀下。
明清官員李斯義讀了這則出自《警心錄》的故事,感慨說:小狗見到母親受老虎殘害,心中痛苦萬分,牠為了向老虎討回公道而奮不顧身,母子情深,這是出於小狗的天性。故事的結局也在警示世人,大奸大惡的人在社會上肆虐施暴,讓百姓受苦,人人都為之切齒,這種人一定會遭到報應,得到懲罰。所以人們不要做惡事,也不要欺負弱小者,應該行為端正且心存善念才是。有詩寫道:
犬銜虎尾疾飆馳,
虎怒咆哮犬不知。
雪滾刀光虎頭落,
孝心天亦與扶持。
虎嘯令人驚恐,但是小狗心中只有母親,絲毫不感到畏懼。刀光血影下,害母身亡的老虎終於得到報應,小狗的孝心,感動老天爺也來幫助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