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年菜】 蘿蔔糕香飄年味

文/梁純綉 |2021.02.06
1810觀看次
字級
回娘家,還沒進入家門,蘿蔔糕香便迎面而來,走入廚房,果然,「媽媽牌」蘿蔔糕已出籠,而「年味」也跟著蕩漾在心底。圖/梁純綉

文/梁純綉

回娘家,還沒進入家門,蘿蔔糕香便迎面而來,走入廚房,果然,「媽媽牌」蘿蔔糕已出籠,而「年味」也跟著蕩漾在心底。

我成長於50年代,那時候,孩子很少有吃零食的機會,逢年過節的各式糕粿,就是孩童最奢侈的零食。過年要蒸年糕、鹹糕、發糕……種類雖多,但「蘿蔔糕」絕對是第一順位,為什麼呢?因為此時農田裡的蘿蔔,正長得胖嘟嘟的,量又多,是嘗鮮的好時令。孩子嘴饞,年關到了,大人忙進忙出,需要補充體力,蘿蔔糕剛好滿足老老少少的口腹之欲;再者,在來米易消化,蘿蔔富含營養,早上煮蘿蔔糕湯,晚上乾煎蘿蔔糕,天天吃,仍覺爽口,難怪是家庭食物的首選。

母親將在來米浸泡一個晚上,次日,磨成米漿備用,蘿蔔去皮刨成絲後放入鍋裡燜熟,接著,一起倒入蒸籠裡蒸約3小時,即大功告成。

蘿蔔糕的製作看似簡易,但「米與蘿蔔的比例」卻是大學問。50年代,大部分家庭仍是使用柴火蒸煮食物,柴燒蘿蔔糕更得講究火候,當時的婆婆媽媽都是糕點達人,蒸出一籠又一籠的蘿蔔糕,為歡喜慶新年揭開序幕。

自小生長在客家村,客家人的蘿蔔糕強調以「蘿蔔」的味道為主體,調味料除了鹽巴及胡椒粉之外,不加其他配料,可真正吃出蘿蔔糕道地的原汁原味。客家人吃蘿蔔糕時,喜歡沾些酸酸甜甜的桔子醬,兩者口感相融,蘿蔔糕嘗起來,滋味更鮮美,桔子醬更回甘,兩者是絕配。

長大之後,接觸了許多不同地方的飲食,才知道還有「港式蘿蔔糕」,或加了油蔥酥的「台式蘿蔔糕」,但我鍾情的還是看似陽春版,卻耐人尋味的「客家蘿蔔糕」,有道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現在的早餐店或餐廳,雖然也有蘿蔔糕煎食,但鮮少用浸泡過的在來米製作,而是使用現成的粉末調和而成。

所幸母親健在,初老年紀的我,還能重溫兒時蘿蔔糕香飄年味的幸福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