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罪福之緣 文/星雲大師 |2021.02.06 語音朗讀 47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杜順法師,俗姓杜,法號法順,唐朝雍州萬年(陝西臨潼)人,十八歲時依止因聖寺之僧珍(道珍)出家習禪。杜順為華嚴宗初祖,所著之《法界觀門》,將華嚴高深的理論,融貫為禪定的觀門,創出「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觀,可說是一位將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的大德。華嚴三聖。圖/陳碧雲杜順一生之中,神異事跡很多,例如有瞎子、聾子見過他之後,居然就能看、能聽;他曾經在涉水過河之時,河水忽然斷流,等他上岸後,才又水流如故等。有一次他將僧鞋放在路邊,經過了三天都沒有遺失,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從無量劫以來,未曾盜過人一文錢,因此自然沒有『遭盜之緣』。」這番話正好讓打算搶劫的盜賊聽到,一個個有如從夢中驚醒般,從此改過向善,不敢再行搶他人的財物。圖/unsplash又有一次,唐太宗生病,特地詔他來詢問去除疾病的良方,杜順說:「只要聖上大赦天下,釋放無辜,自能聖躬安泰。」唐太宗聽從了他的建議,疾病果然霍然而癒。從此宮廷內外之事,大多依佛法而行,唐太宗尊稱他為「帝心尊者」。貞觀十四年(六四○),杜順圓寂於義善寺,世壽八十四歲。門下弟子以智儼名聲最盛,為華嚴二祖。圖/unsplash釋初參曰:杜順累劫以來,都沒造下偷盜的因,自然也不會有被偷的果報,所以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般人只擔心自己的健康、家庭、財富、事業……種種現生所擁有的,是否會散失?是否會不順遂?卻很少有人能正念觀照自己是否種了招感苦果之因。有道是「罪福響應,如影隨形」,未有為善不得福、行惡不受殃者,吾人不可不慎!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以慈悲面對世紀病毒 下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思想十堂課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9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參話頭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明心悟道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