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探源】慧萼不回日本

文/龔敏迪 |2021.02.03
928觀看次
字級

文/龔敏迪

日本《元亨釋書》說:「釋慧萼,不詳其姓其許。稟性堅固,涉遠不倦。承和(八三四)初,奉橘太后之命,齎幣入唐,達登萊榮界,自雁門上五台。經過略偏,乃屆杭州鹽官靈池寺,謁齊安國師,通橘后之旨,請上首義空禪師而歸,始唱禪法。齊衡(八五四)初,又入支那,再登五台,於嶺頭得觀音聖像,以大中十二(八五八)年,奉像駕航,將歸本國,過寧波府故昌(國)縣海濱,船著石上,蕩而不行。舟子思載物重,罄出諸物,船尚如故。及聖像出,即能浮矣。此地往時,高麗日本新羅諸國旅人泊此,取道以候風信。蓋觀音大士欲現靈於此,而惠勝福於眾人也。萼不忍離聖像,遂廬奉侍,漸成寶所,號補陀落迦山寺,為南海禪剎名藍。從此本路往來者,香火默禱,分東西風,隨各人願,此又大士妙用也。是以緇白拜禮,不記幾千百人,唱聖號聲應海潮音,而靈應萬變,不可思議也。」

之前,最澄入唐求法,也曾在翛然那裡受牛頭禪法(佛教禪宗派別之一),但禪宗並未在日本得到流傳。慧萼在杭州謁齊安國師時說:「我國信根純熟,教法甚盛,然最上禪宗未有傳也。願得師之一枝佛法為吾土宗門之根柢,不亦宜乎?」他是較早認識到禪宗是「最上教法」的日本僧人。

一直到日本天台宗僧人覺阿「聞商客稱宋地禪道之盛,奮然誌遠遊。」南宋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覺阿入宋,從楊岐派佛海慧遠求傳禪法,作偈:「求真滅妄原非妙,即妄明真都是錯,堪笑靈山老古錐,當陽拋下破木杓。」得到慧遠印可,即便如此,覺阿回國後也沒能傳授禪法。但禪法在日本民間已經開始受到關注。日本《本朝高僧傳》載:鐮倉初期,有僧名能忍,「天生好禪,礪精工夫」,在攝津(今大阪、兵庫一帶)建三寶寺傳授禪法。文治五年(一一七一),派弟子入宋,呈偈與育王山拙庵德光,得到印可,得贊語:「這村僧無面目,撥轉天關,掀翻地軸。忍師脫體見得親,外道天魔俱竄伏。」禪宗才正式開始在日本得到傳播。

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載:慧鍔(萼)於唐咸通三年(八六二)第三次來華,翌年四月,復搭張支信船由明州回國。有記載說他留不肯去觀音像於普陀山,為梁貞明二年,顯然將留像與建院年代混為一談了。《元亨釋書》說:「萼不忍離聖像,遂立廬奉侍,漸成寶所,號補陀落迦山寺。」說明他並非留像而去。他是「奉橘太后之命」而來的,而此時橘太后已經和她的權臣哥哥橘逸勢,在爭奪皇權的「承和之變」中失勢。「慧萼,不詳其姓其許」,說明他並非出自名門望族,同時他還是個「稟性堅固」,追求「最上教法」的僧人,而普陀山「高麗、日本、新羅諸國旅人泊此」,留在這裡是他正確的選擇,因為回了日本,未必能比留下更能起到弘法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