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的可可農夫(上)

文/琹川 |2021.02.01
3125觀看次
字級
可可農夫從日出忙到日落天黑星月升起的田地。 圖/琹川

文/琹川

可可農夫堅持友善耕種,不施用農藥,而看著每天被咬斷的苗,禿枝落葉,雖讓人心疼,他仍決定包容傷害,取代絕地大反攻。面對種種挫折永遠心存善意與感恩,他轉個念說;「我種的可可樹這樣好吃?每片葉子都被啃噬得如此透徹!」

可可農夫當農夫的資歷至今雖然只有四年,但在我眼裡他具備了當農夫的種種美德、吃苦耐勞的勤奮樂天,以及深邃、敏銳、虔誠的心靈。當朝陽從海岸山脈升起時,可可農夫說:「探索日頭,你不用回頭東望,只消遠眺那西邊最遠的高峰,是台灣黑熊佇立的大山,也是雲豹奔馳的山林,她早已擁抱金色的柔光,那從太平洋遙射過來的溫暖。我欣然仰望這漸漸熱情的層層山巒,開始一天認真實踐的日子,實踐和土地互動的美好體悟,雖然不懂天意,但天意始終眷顧著我。」可可農夫常說中央山脈是他的靠山。

從一片荒地開始,他一邊學習基礎土壤、生態學、山野草藥,一邊辛苦的整地,種下可可、紅藜、蝶豆花、洛神花、米豆、秋葵、樹豆以及蘿蔔青菜等等。每日天未亮即下田工作,常常忙到日落天黑星月升起,甚至忙到不知今夕是何夕。這讓我想起陶淵明〈歸園田居〉裡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初次務農的他也和陶淵明一樣,日以繼夜的工作卻仍落得「草盛豆苗稀」的景況。可可農夫堅持友善耕種,不施用農藥,因此一旦來不及除草,含羞草可能就淹沒了整片花生田。新種下的幼苗常常第二天便被不明動物吃掉一大半,而搭建的育苗室仍擋不住鑽地進出的田鼠嚙食;夏秋強風暴雨的侵襲,都讓可可農夫忙得昏天黑地。

除此,初為農夫還得面對嘲笑他的農具廠商,帶他來這塊地卻又對人說這地長不出果子的先生,欺生的僱工等等,都像是噬血的蚊蟲,嚙咬種苗的蟋蟀,讓除了耕種大地這一畝田之外,可可農夫更得耕耘另一畝心田,他說:「我堅持無毒農法,容忍著不施藥除害,不管是土地或是心靈。」而看著每天被咬斷的苗,禿枝落葉,雖讓人心疼,他仍決定包容傷害,取代絕地大反攻。

可可農夫面對種種挫折永遠心存善意與感恩,他轉個念說;「我種的可可樹這樣好吃?每片葉子都被啃噬得如此透徹!」他甚至讚美起蟲食的洞洞葉簡直是件傑作呢!而暴風雨過後,望著那傾倒的,泡水的,流失的農作物,心想既是大自然的演化,自有造物者的美意。他仍以感恩的心採收存活下來的蝶豆花,米豆,紅藜……風雨後的豔陽天正好可以日晒採收的農作物,他珍惜每種天氣的變化中,還有各樣的事務可以忙碌,他的心始終充滿感謝與讚美。

在鄉下學農,可可農夫說功課可多得學不完,耕種了幾十年的老農會教他很多新知識,像紅藜阿嬤教他種紅藜、如何篩分紅藜米,綑綁稻草等。因此摸索農作一年之後,可可農夫的感言是:雖然收穫不豐,賣出也有限,但身體更強健,也學得某些農業知識,獲得了一些生活的樂趣。

「田園中安靜的工作,是一種幸福。」揮汗耕種並不影響可可農夫對周遭環境的覺知欣賞,他總是以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看待這世界。每天早上他刻意走不同的路去田裡,鄉間阡陌縱橫,即使迷路了,晨光下的風景依然迷人。然後靜看溫柔的晨曦,青山著搭美麗的雲披肩,聽一曲鳥叫蟲鳴,坐擁一片可可夢,迎接美好一天的開始;彷彿儀式一般,下田前欣賞朝陽的美,接下來的農務,即使汗流浹背也讓他心滿意足了。為了讓百香果藤蔓舒展,不斷追加竹子支架,他說像是玩積木疊疊樂,其中深藏著樂趣。到了黃昏一邊農忙,一邊仍不忘賞景,大山上的雲,變化多端,檳榔樹上的天空,清新爽朗,這都是可可農夫晚餐前幸福的前菜。而部落裡的公共電話、舊式豬舍,都在他的懷舊、建築美學裡。

炎炎盛暑,看著門前栽植的花木,其間大多為可可苗栽,被豔陽晒得懨懨然,萬物有情,可可農夫於心不忍,遂將田間的稻草束帶回,立於苗栽西側以遮蔭幼苗,鄰人看了笑說是本街的裝置藝術。夜半遇雨敲窗,農夫聽著心喜,播下的種子都能得到滋潤了。他在農曆九月十五日,寫下一夜秋雨潤澤田地,蝶豆花開的歡欣情景;「深夜秋水柔,幾度聽雨忘愁,不覺晨曉陽光透/玲瓏露珠,潤遍青青草坡,紫花滿庭,綠苗盡抽/遠山白雲出岫,氣氤氳,嵐隨風走,飄搖入心頭/蜂蝶舞,百花蜜香誘,蓊鬱穿千疇,小農捧腹迎風走。」

可可農夫除了文筆佳,可謂多才多藝,他是手繪、陶藝能手,更早他曾是泰國清邁餐廳的主廚,也曾為艋舺老舊旅社注入人文元素,改造形象重生。認識他時是二○一六年春天我的畫展會場中,那時他是合格的推拿師,在台北通化街開設整復保健中心,沒想到九月時他竟跑到花蓮光復鄉去當農夫了,這疑問一直存在我心中。

在後山除了耕種外,餘暇時可可農夫也沒閒著,他致力於可可、巧克力的研發,那年秋天他跑到屏東的可可農家取經學習,也採買預備了兩百多棵可可樹苗,彼時的他內心充滿著製作巧克力的夢想。隔年春末,他大膽的發酵了可可豆,跟著老師教授的技術,一個人在光復屋子裡埋首研究,從兩次發酵工序、日晒、烘焙、去殼、磨粉,成為可可膏,再控溫灌模成型,最後完成了香濃的巧克力,他說;「如果我不在田裡,就是在工作室裡安靜的做巧克力。」

隨著農作的收成,可可農夫的巧手也產出各種的手作農產品,如蝶豆花茶、紅藜香鬆、柚子醬、洛神花蜜餞、洛神花露,甚至漢方麻辣醬等。他也幫其他的小農推銷農作物,大概只有農夫最能了解農夫的辛苦吧!今年因疫情關係,屏東果農單親媽媽盛產的芒果無法外銷,難以養家,他遂幫忙買來烤成了好吃的芒果乾,可可農夫說每樣農產品都充滿了生命的故事。他為手作產品親自繪寫標籤,每份皆不同,他不以為苦,獨自在夜裡安靜的繪著覺得也很療癒呢!他也結合過去的專長,以當地食材為主設了農夫廚房,並應某些單位之邀教授他的創意料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