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生活】種藍草與珊瑚珠的女子

文/琹川 |2025.04.17
316觀看次
字級
珊瑚珠鮮紅的果實 圖/琹川
陶板上洪文堯生前做的小品陶,及兩個女兒的留言,甚具紀念意義。圖/琹川
吳菊作品展覽室 圖/琹川

文/琹川

在櫻花盛開,桃花粉、李花白一片繽紛,金燦陽光露臉暖和的春日,菊姐提著兩小盆珊瑚珠及一本厚厚近兩公斤重的《150 Best Eco House Ideas》之書來到山村。書是給建築師兒子的,她想或許可用到或供參考,珊瑚珠則是春節期間前往台中,順路去三義拜訪她,看到天井下喝茶長桌邊上的一棵植物,掛著串串鮮紅果實掩映在秀逸綠葉間,甚是清亮美麗,菊姐熱心地要送我們一棵幼苗回去種,只是我們旅程伊始不便攜帶。於是促使春節過後她帶著小盆栽及一些紅色種子前來,順便一訪山村。

由於前兩日強大寒流剛過,天氣雖回暖仍殘留著寒氣,我們站在陽光照得到的露台,遠眺群山,蔚藍的天空有大冠鷲興奮地乘風遨翔。之後又把桌椅也移到陽光下喝茶敘舊。

認識菊姐應將近三十年了吧!那時孩子尚小,為了讓他們多接觸大自然,我常往附近的花園新城去。一日在山城社區看到了「玄堯坊」,好奇心驅使下便循址尋去,發現竟是別有洞天的一處天地。綠意盎然的主屋前廊,屋旁另有燒窯設備的工作室,住屋對面則是一座挑高鐵皮屋,內有樓梯分成上下兩層樓,擺著陶藝作品,入門右方專區則是洪文堯先生遺作展。

菊姐原是美術系高材生,亦曾拜名師學陶藝,遇到了數學系卻對陶藝創作極具天分和熱情的洪文堯,於是年輕夫婦離開紅塵俗擾來此幽靜山城,菊姐甘於退居幕後相夫教子,讓先生專心於陶藝創作,過著令人稱羨的神仙美眷生活。孰料結婚七年一場車禍奪走了丈夫,留下五歲及一歲多的幼女,菊姐悲痛逾恆,然面對著稚齡幼女及設備齊全人已不在的工作室,堅強的她終自悲傷中站起來,重拾陶土繼續先生的遺願,她感覺丈夫仍在身邊,她把對他的愛及思念化成了一件件陶作,於是有了「情」系列的作品,其中有數件入選北美館展覽,她也將丈夫的遺作送去參加金陶獎比賽,結果獲選了,她說那是他生前最想得的一個獎。菊姐在陶藝創作中獲得了心靈慰藉,她是我見過具有強大能力、創作力,堅韌且極為手巧的女子。

記得有次造訪,孩子在門廊奔跑嬉戲,兒子不小心撞到了工作室門前的一只陶甕,只聽得跌碎的聲響,我百般不安不知如何是好,菊姐雖直說沒關係,卻隱約有股難捨之情,這時一旁的小女兒終於忍不住開口:「可是我有關係啊!因為那是爸爸做的。」這更令我過意不去,善解人意的菊姐反倒安慰我說:「還好尚不是件讓我感到很心疼的作品!」我知道只要是男主人的遺作對這家人來說都是無價之寶!菊姐家院子裡種了許多藍草,裡臨走時她拔了一把送給我,說藍草在半陰潮溼的環境裡,最能展現其茂盛的生命力。

二○○三年,為了孩子吳菊移民加拿大,將兩塊陶板作品寄放在我這兒。二○○九年兒子高中畢業母子倆前往加拿大旅遊,停駐溫哥華期間曾拜訪住在Surrey的菊姐,她的家總是充滿巧思與特色,在屋子裡我仍能感覺到這家的男主人一直在她們心中。二○一二年因女兒結婚想回台灣,於是菊姐又毅然賣了加拿大房子回台,長住在三義繼續藝術創作,此時菊姐在陶藝及工筆抽象畫已頗有成就,雖然後來女兒陸續還是選擇回加拿大,菊姐獨自住在自己一手畫設計圖打造的房子,有虔誠宗教信仰的她,生活倒也怡然自得。

而我一直惦念著找時間把寄放二十多年的陶板作品送回,唯每次都沒能帶到,今年春節趁著南下度假,我刻意記住了這件事!一進門不大的院子樹木扶疏宛如幽靜的小森林,記得當年到Surrey拜訪她時,她說家的對面有座公園,一去才知這公園竟大得像座山,裡面還有個湖泊,走在路上兩旁纍纍的藍莓任人採摘。三義屋內的設計仍充滿女主人自由創意的藝術風格,菊姐甚至將隔間牆壁矩形鏤空,視野得以穿透,上面還擺著小型陶作,一、二樓有畫作、陶藝展覽室。我們在客廳拆開陶板包裝,我一直以為是菊姐兩個女兒小時候的作品,看了才知是菊姐做的兩塊陶板,上面各黏放著丈夫生前做的幾個小品陶;還有一九九五年大女兒在陶板上寫的文字:「1992.3.10是個變天的日子」;她也幫還不會寫字的妹妹寫下:「磬記得爸爸長頭髮戴眼鏡」,或許菊姐當初的用意是想要給女兒當紀念吧!

菊姐望著蒼翠的山野說:「那時決定回台灣之後,打算住到山林裡,於是買了《150 Best Eco House Ideas》這本書,日以繼夜的設計未來的家,但未找到適合的林地,因緣際會就住到三義來了。」我剪了一截銀絨野牡丹給菊姐,說夏季花莖會開出美麗的聚繖花序紫花,插枝即可存活。菊姐看到了園子裡綠得發藍的藍草有點驚訝!這藍草應是當初她送我的那一把藍草不斷繁衍而來的吧!記得二○○三年我出版的一本散文集書名即是「種藍草的女子」,也是書中篇名,寫的就是菊姐。

離開時菊姐在門口見到兩旁仍盛開的日本鳶尾花,便帶了兩株回去種。我們載她下山搭車時已是黃昏,路上驚見一輪巨大的落日漂浮在左前方的天空,霞光映照下更顯渾圓熟紅,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彷彿聽到潺潺的時光忽快忽慢地流過,朝如青絲暮成雪,轉眼那輪落日已掉入了地平線,有如一聲宏亮的句點。一生很長,一生也很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