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待在台陸生

 |2021.01.29
3921觀看次
字級

受新冠疫情影響,兩岸旅人今年返鄉與家人團圓過春節的人數均大減。日前中國新聞網報導大陸全國台企聯等二十二個省市台協發出倡議書,建議台胞留在大陸工作過年,並鼓勵大家以微信、電話拜年。大陸國台辦宣稱今年留陸過年的台胞比往年更多,春節前夕,各地台辦會走訪慰問當地台胞台企,協助防疫,了解需求,保障留陸台胞們過一個安寧、詳和的好年。

陸方說法看似官方套語,卻是行之有年的行動;在廣東放雞島經營海島旅遊的台商,春節前曾收過茂名市台辦送豬肉等節禮;在內蒙經營合金輪圈的台商,過年時受到當地官員比全羊宴隆重的全牛宴款待。台灣政壇或視此善意為統戰,但統戰的通俗定義就是交朋友,陸方從中央到地方願意藉節慶交台灣朋友;今遇大疫,羈旅他鄉的台胞有大陸朋友關懷,當然感覺溫暖。

同理,在台灣讀書的陸生已開始放寒假,由於兩岸防疫均設定嚴格的隔離辦法,未闢綠色通道,多數陸生都不打算回家過春節。有的陸生可能是頭一次在他鄉過年,他們又普遍認知台灣有反中政治氛圍;看見醫療院所牆上迄今仍貼著預防「中國武漢病毒」、「戴口罩勤洗手」的海報,自覺與港澳和其他國際生的處境不同。

台灣公私立大學都曾誠摯歡迎陸生來台交流、讀書,開放之初,新竹清大曾安排接待家庭義工,假日邀陸生同遊共餐,助陸生認識台灣庶民的日常生活,雙方留下良好印象。有的陸生雖初抵台灣,但對台灣人的信任逾於家鄉;曾有陸生在桃園航站等候學校接機師生時,為上洗手間敢託鄰座陌生人代看行李,並直言在大陸航空站就不敢如此這般。

但兩岸政治主權意識的出入、台灣政黨為選舉操作反中、大陸對台增強軍武壓力等,傷害了兩岸人民互信情誼,並使在台陸生感受到差別待遇。新冠疫情擴散一年多來,差別待遇感愈明顯,甚至曾有大學副教授被指控授課時散布歧視陸生言論,製造反中仇中情緒。

民進黨政府對大陸官方舉辦的兩岸活動,所推出的惠台辦法,溫言軟語招呼台商台胞,都高度警覺,認為陸方兩手操作,一手是政治軍事打壓,孤立台灣;另一手藉小恩小惠收攏台胞人心,製造回歸祖國氣勢。現階段中美持續爭鋒,台灣倚美反中策略尚未緩和,很難期待官方有善意作為。

校園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領域,學校應主動關懷陸生與國際生,於寒假期間留台生活、學習的需求,並妥為安排。兩岸民間友誼一向敦厚和睦,台灣解除戒嚴與大陸改革開放近四十年,從探親、尋根、宮廟信徒互訪、文化學術團體交流、台商赴陸投資,民間總能相向而行,互蒙其利也廣結善緣。但上升到政治面,則兩岸政府相離時段長,相向時間少;背離階段雙方都不吃明虧,口舌爭雄,馴至民進黨以激化反中為選舉手段,取得執政權。

德國兵學家曾有言:「戰爭是政治的延伸。」避免戰爭,端在改革政治。民主時代人民可以作主,學校師生應主動關懷留台陸生學習與防疫生活的需求;體諒他們為防疫不能返鄉過節的心情,協助安排假日活動;或個別邀請陸生家宴,體驗台灣年味。台灣政壇有統戰恐慌症,其實多交大陸朋友,就統戰回去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