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美綺
朋友間偶爾會聊起學生時代所念的科系,也會互相詢問:如果重新來過,會選擇同樣的科系嗎?
想想我們那個年代,真的也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通常就是依照考試分數,選擇當下熱門的科系就讀。
上一輩給我們的信念是:只要好好讀書,將來考上好學校,就會有好的工作,而好的工作,彷彿就代表了幸福快樂的人生。於是,那年代許多孩子的終極目標,就是考上一間好的大學。
相較之下,我的父母給了我很大的空間,他們從來不要求我的考試成績,對於我的選擇也一向都是支持的。然而,即使在這麼自由的情況下,我還是沒有發掘出自己喜歡什麼。我想,那是因為我也被主流的價值觀牽著走吧!久了之後,就慢慢忘記要怎麼安靜下來,覺察自己的心。
想起國小時的作文題目「我的志願」,長大後想要做什麼?依稀記得當時的答案是當老師。我想,自己是真的想當老師的,只是當時不懂,也不知道該怎麼朝那個的方向走;加上當時主流的價值觀,於是看什麼行業熱門就填哪種科系,然後,就這樣一路走到了現在。
如果問我後悔嗎?說真的也沒有後悔吧!因為一路上我遇到了很多貴人,學到很多東西。雖然可能一直都不是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可是後來也慢慢能享受在其中了,這樣一路下來,也過得很充足、很快樂。
也許,人到了中年,經歷過一些大大小小的事,對人生有了不一樣的體悟,也明白了,其實不管選哪條路,都有不同的風景,也都會有酸甜滋味在其中。回頭的路已經太遙遠,與其遺憾著那些不能重新來過的事,不如好好地安住當下,用心欣賞眼前這條路的風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