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紫嘯鶇常常會出現在茂密森林的溪澗,並且具有很強的領域性,彼此之間會有互相追逐驅趕的行為,地主紫嘯鶇還會在領域邊界,發出警戒的叫聲展現敵意。2到8月間是牠們的繁殖季,這期間觀察河川附近的岩壁、石穴,或是橋墩和人造物,就有機會看到正在養小孩的紫嘯鶇父母喔!圖/玉子
文/玉子
台灣紫嘯鶇常常會出現在茂密森林的溪澗,並且具有很強的領域性,彼此之間會有互相追逐驅趕的行為,地主紫嘯鶇還會在領域邊界,發出警戒的叫聲展現敵意。2到8月間是牠們的繁殖季,這期間觀察河川附近的岩壁、石穴,或是橋墩和人造物,就有機會看到正在養小孩的紫嘯鶇父母喔!
紫嘯鶇是一夫一妻制的鳥類,而且牠們使用舊巢的比例很高,只要我們曾經觀察過某個巢位,來年也有很大的機會能再看到紫嘯鶇育雛。紫嘯鶇夫妻每窩產卵大約1到4顆,通常是2到3顆比較常見。剛孵出來的幼鳥,毛髮又稀又膨。隨著紫嘯鶇父母悉心照顧,幼鳥的羽毛逐漸豐滿,頭上亂糟糟的爆炸頭也好似梳上了油頭。孵出後大約21天,孩子們就很努力要離巢了!
整個繁殖過程中,孵蛋跟孵雛的工作主要由母鳥擔任,而餵食、護巢、清潔,則是由鳥爸爸和媽媽一起完成。孩子想排遺的時候,會把屁股轉過來,爸媽為了保持巢位的乾淨,便會銜住孩子的排遺,叼到外面去。
剛離巢的紫嘯鶇小朋友還有點笨拙,很努力地在學飛,這是牠「轉大人」的關鍵時刻,牠的爸媽會在附近照顧牠。每年到了雛鳥季,總會有許多愛心民眾將小鳥兒帶到救傷單位。這其中有真正受傷的,也有單純在學飛的,這還真是令人傷腦筋呢,因為人類不可能教的比牠爸爸媽媽好啊!所以當我們哪天在地上發現學飛的小鳥,先不用焦急地將牠撿起,只要現場沒有立即的危險,通常牠的父母就在附近,我們可以在一旁觀察就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