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央氣象局科普網
常有同學把彗星與流星混為一談,但其實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天文現象。彗星是太陽系形成之初所遺留下來的小天體,會環繞太陽運行。當彗星接近太陽時,會因為太陽的光與熱而使彗星表面的揮發物質蒸發,形成彗髮與彗尾;流星則是太空中的小石塊或塵埃,受地球重力吸引而往地面落下的過程中,與地球大氣發生碰撞摩擦而燃燒的「現象」。不過,流星雨倒是與彗星有很大的關係。當彗星的物質蒸發後,會在軌道上留下氣體塵埃,當地球經過彗星軌道附近時,這些彗星在其軌道上留下的殘骸團塊,受到地球重力影響,於短時間內大量掉落到地球大氣層內,地球上的人們便會看到流星雨的現象。
大約每十年才會有一顆明亮易見的彗星,其中最有名的非「哈雷彗星」莫屬了,最近一次是在1986年劃過天際,預計2061年將再次光臨地球。而隨著人類對彗星有愈來愈多的了解,過去對於彗星造訪的恐懼,也逐漸被期待所取代,莫不期盼有生之年,有機會一睹彗星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