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宗教徒的心胸 星雲大師 |2020.12.17 語音朗讀 30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unsplash 文/星雲大師一個人有了宗教信仰,他的內心就會有力量,他的生命就可以擴大昇華。那麼身為一個宗教徒,除基本信仰以外,應該具備怎樣的觀念和心胸呢?以下有四點建議:第一、對社會大眾要視如親人:宗教信仰的目的,不只是讓自己得到解脫,獲得快樂,更進一步能將大眾視為一體,愛人如己。假如每個宗教徒都能發揮愛心,將一切眾生視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如《四十二章經》裡所說的:「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社會必定更加和諧,人際必然更加友愛。圖/unsplash第二、對作惡壞人要視如病子:在這個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當然好人占了大多數,但壞人也為數不少,對於這些為非作歹、盡做壞事的人,殺了嗎?不能解決問題;不管嗎?更不能解決問題。那麼應該如何看待?視如病子。就像我們對待生病的孩子,會多付出一份愛心,因為以暴不能止惡,唯有以愛才能化解。所以佛經上說:「以慈止怨,以忍息爭。」宗教徒對待社會上的壞人,更要多布施一分愛心,才能感化他們,讓他們去惡向善。圖/unsplash第三、對異教門徒要視如朋友:世間上存有各種不同的宗教,當然就有和我不同信仰的異教徒。對於異教徒,我們要以「他不是我的仇敵,而是我的朋友」的心情來相處。好比每個人對文學的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歡詩歌,有的人喜歡散文,有的人喜歡學術,有的人喜歡童話,雖然有各種差異,但終歸喜好文學。同樣的,雖有種種不同的信仰,但大家一樣都是宗教徒,所以我們要把異教徒看成是朋友,當作是鄰居,這個社會才能更美好。圖/unsplash第四、對含靈動物視如自己:宋朝黃山谷曾作一首〈戒殺詩〉,詩中提到:「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為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世間上的眾生,雖有種種不同的性相,但愛惜生命、求生懼死的本質都是一樣。既然如此,我們就不應該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對有生命的含靈動物,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給予愛護,不加傷害。所以,一個宗教徒應該具備這樣的心胸:圖/unsplash第一、對社會大眾要視如親人。第二、對作惡壞人要視如病子。第三、對異教門徒要視如朋友。第四、對含靈動物要視如自己。──摘錄自星雲大師著《星雲法語.宗教徒的心胸》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309 下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全集129】隨堂開示錄 310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35 異中求同 同中存異──與單國璽樞機主教對談 6-3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05【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6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7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08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9牽動數代玩家青春 瑪利歐迎40歲2025.09.1110全球最長航線將開通 至少飛26小時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生活與修持 8-1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參話頭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明心悟道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