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0人海慈航:怎樣知道有觀世音菩薩】人海慈航:怎樣知道 有觀世音菩薩 3 第一章②

文/星雲大師 |2020.12.12
6548觀看次
字級
千手觀音菩薩像╱平安時代╱日本和歌山日高道成寺藏

文/星雲大師

救人,如此美好

在我九歲時,曾對「人生的意義」浮現一團謎雲:「人間一百年,彈指過盡,能做什麼?能留下什麼?一副軀殼,半身骸骨,究竟有多少意義?有多少價值?」

數十年來,佛光山鐘鼓齊鳴,梵音不斷,順應眾人之心的因緣,陸續在歐洲、美洲、澳洲、非洲、亞洲各地創立寺院,國際佛光會也先後在世界各地成立千餘個以上的協、分會,要我去視導、和當地信徒親近。這周在台北演講,下周趕到紐約開示,接著前往澳洲主持信徒的皈依典禮;雲水隨緣,來去匆匆,一半時間竟都在雲霄之間的飛機旅途上度過,真是時空悠悠,恍然如夢了。

很多人都問我:「師父!您這樣日夜奔忙,晨昏顛倒,怎麼受得了?」

我微笑回答:「這是修行,不是奔忙。」

因為奔忙的是肉身,但修行的,卻是法身。

九歲時的一場奇特之夢,使我初次認識曠劫無明的真相,也萌發我終身奉行觀世音菩薩精神,實現「四弘誓願」的初心。

記得那天下午放學後,我匆匆忙忙沿著河跑回家,天空那麼的蔚藍,草地那麼的翠綠。我跑在黃土地上的雙腳,突然一滑,「噗通」一聲,整個人掉進到冰冷的河裡,水草和泥沙迅速地淹沒了我。我拚命掙扎、喘氣,眼前卻是一片渾濁和一團迷茫,漸漸地,我失去了知覺……

朦朧中,我忽而似生,看見母親倚著家門呼喚我的名字;忽而似死,看見了陰寒幽暗的墓穴……在昏沉闃闇間,恍惚夢見一位白衣人飄然出現,輕輕托住了我,將我送回岸邊……

當路過的村民發現溺水的我,把氣息奄奄的我抱回家後,這穿梭生死的一遭遇猶如一夢,使我的生命變成了一個奇蹟,也變成一團疑雲。

九歲的我,靜默思惟:「原來生命是這麼的脆弱,要怎樣才活得更堅強?」

我也不斷自問:「人命在呼吸之間,如何才不枉負這一生呢?」

百年世事空花裡,究竟什麼才是人間的至寶?

事後,我把河裡的夢境告訴母親,母親慈藹地告訴我:「那救你的白衣大士,乃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觀音是十方苦難的救星,蒼生的疾苦都是由他化解。」

於是我明白了,救人,原來是這麼親切美好的事。

我向母親發願:「這一生,我要救人救己。」

夢裡的白衣因緣,就這麼成為我一生荷擔如來家業的因緣;生死一線間的劫難,使我得以解惑了生命的疑雲。誰會知道,今天我從不說累、飛越世界各國弘法的雲水身影,只是一心效法童年夢裡的莊嚴白衣。

常常有人問我:「星雲大師,您對生死的看法如何?」

我總會想起童年溺在河中之際,夢見的那一抹白衣:「生死一念,唯願天下眾生皆得福祿壽喜。」

圖/取自網路

禮拜觀音求智慧

我小時候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領悟力也不高,別人花兩、三天就能把《古文觀止》的一篇文章背得滾瓜爛熟,我花了兩、三個星期,卻還是無法流暢地背出整篇文章。

記得十五歲求受具足戒,燃燒戒疤時,戒師吹氣吹得太猛,以致頭頂上的十二個香珠全燒在一起,將我整個頭蓋骨都燒凹了下去。疼痛倒不打緊,但整個腦神經都被燒死,使我記憶力大為退步,變得健忘而笨拙。

雖無半點怨尤,可每次背書時,總是記得上一句,就忘了下一句,老師痛責之餘,非打即罵,罰跪更是每日功課。到最後,老師無法可想,只好教我禮拜觀世音菩薩:求聰明,拜智慧。

我心中燃起希望,「從善如流」,每天半夜三更,別人睡覺之時,我悄悄地來到大殿,跪在觀世音菩薩座前,殷切虔誠地祈求菩薩讓我能得智慧。奇妙的是兩個月不到,我慢慢能記住書本裡所教的內容,領悟力也比以前更好。

就這樣靠著每夜禮拜祈求,在觀世音菩薩的加被下,我不但恢復了記憶力,甚至還比以前更加聰慧。十六歲以後,整個人好像忽然開了竅似的,所有書本一經過目,裡面的道理、知識,就像排山倒海似的湧入心裡,從此成績突飛猛進,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有一次,歷史得了九十七分,我原本以為可以拿一百滿分,卻因疏忽被扣了三分,令我氣得連飯也吃不下。

誰會相信一個連《古文觀止》文章都背不好的愚鈍小孩,竟然一下子智慧大開,能考取九十七的高分,當時我的老師都心存懷疑。這場意外的災禍,沒想到竟成了得福的因緣,我對觀世音菩薩的信心與道念,也因而更加堅強,不曾一時一刻有所懷疑。

觀世音菩薩在中國

觀世音菩薩的梵文為「阿黎耶阿縛盧枳低濕伐羅」(Āryāvalokiteśvara)或「阿縛盧枳低濕伐羅」,意思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在中文佛典中,鳩摩羅什舊譯為「觀世音」,玄奘新譯為「觀自在」,在中國,一般通用鳩摩羅什的舊譯「觀世音」,簡稱「觀音」。

為什麼我們稱之為「觀」世音,而不是「聽」世音?因為觀世音菩薩證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根塵同源」,而能了無身心界限的「六根互用」,並於諸法界觀而自在,無限自在。不論名為「觀世音」或「觀自在」,都是我們所熟知的「觀音」菩薩。

鳩摩羅什所譯的《妙法蓮華經》,其中說明「觀世音菩薩普門利益」的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風行於世,也成就今日「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盛況。

南北朝時期五胡十六國末年的北涼,國王沮渠蒙遜生了一場重病,群醫皆束手無策。當時翻譯《涅槃經》的中印度佛教譯經大師曇無讖,便提出建議:「你們國王得的是業障病,非醫藥能治癒,你們理應至誠讀誦〈普門品〉,為他回向,他的身體才會恢復健康。」

曇無讖此說是根據〈普門品〉中一段最經典的文句:「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消息傳至沮渠蒙遜耳裡,他便遵照曇無讖的指示,除了自己開始禮誦外,全國人民也跟著持念〈普門品〉,很奇妙的,眾人愈念愈歡喜,許多人都主動地加入讀誦的行列。

後來,沮渠蒙遜的病果然不藥而癒,觀世音菩薩於是聲名大噪,〈普門品〉從此廣為流通,相關靈驗事蹟更是不勝枚舉。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唐朝玄奘大師橫越沙漠,多次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度過一次次險境危厄,順利前往天竺取經的真實故事。

圖/取自網路

時值唐太宗貞觀元年秋天,二十六歲的玄奘立志西遊,到印度取經求法。當時邊境不安,禁止人民出國,玄奘不改其志,仍然整裝出發,輾轉從長安一路穿越河西走廊,躲避官兵追捕,來到瓜州。為能順利出關,收了一名胡人弟子石槃陀,並請他擔任嚮導,石槃陀也答應要送大師出玉門關。

一晚,走了大半夜的黑路,兩人覓得草地休憩,入夜後,玄奘看見石槃陀提刀向他走了過來,未到十步許又退回去,似乎想殺他,玄奘雖心存懷疑,仍不假思索地立即起身誦經,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直到天明。

次日一早,石槃陀主動向玄奘表明:「師父,未來前途險惡難測,沙河阻隔、鬼魔風暴,一經遇著,只有死路一條;此外,又缺乏水草潤澤,如果執意前行,最後還是死路一條,不如及早回頭吧!」

玄奘毫不猶豫地說:「我為求大法而發心西遊取經,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

然而石槃陀終究不願繼續隨行,玄奘同意讓他回去,並答應不會告訴他人石槃陀助他西行之事,以免牽累,然後自己一人騎著一老胡人所贈識途的赤色瘦馬,單人獨騎地橫跨黃沙大漠,前往迢遙數萬里外的天竺。玄奘西出玉門關後,連闖五座烽火台,一路蒙佛護佑,逢凶化吉,順利過關。

當行至莫賀延沙磧──全長八百里的廣大沙漠地,既無樹木水草,也無飛鳥走獸,四顧茫茫。玄奘只好循著一堆堆白骨及馬糞,逐步前行,並以日月星辰辨識方向。

一次,不慎將水囊傾覆,接連四天五夜竟無滴水沾唇,口腹乾燋,幾乎就要渴死,已無力再繼續前進,人和馬俱臥倒在黃沙之中。

此時,玄奘仍至誠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不捨,憑著這分強大的信念支持心志,又啟告菩薩說:「玄奘此行既不求財利,又不為博取名譽,但為無上正法而來,仰祈菩薩慈念眾生,以救苦為務。」

如是默念不已,到了第五夜半,忽覺涼風觸身,通體舒暢,有如沐於寒露一般,於是精神為之一振,眼睛從朦朧中乍得一絲明亮,老馬也起身而鳴。身體既得蘇息,便稍睡一會。

睡夢中,見一位巨大的護法大神,身長數丈,執戟斥喝:「既已立志求法,為何不精進趕路而一直臥倒在沙中呢?」

玄奘聞聲驚醒,再度打起精神西行,前行約二十多里後,老馬忽然放蹄狂奔,飛馳到一處不知從何而至的沙漠綠洲,玄奘欣喜地在此休息一天,打點好人馬的水糧,再走兩天,終於度過了艱險的沙漠,踏入伊吾的國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