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公賣局的原鄉

文/丹青 |2020.11.18
3559觀看次
字級
公賣局外觀。圖/丹青

文/丹青

走過台北市南門旁的南昌路一段路頭,到南海路交界處,短短不到五百公尺的區域,可說是台灣庶民百年來,由政府專賣煙、酒、樟腦、火柴、鹽等民生用品,掌控財政收入之公賣局的原鄉。

公賣局的大本部在這裡,對面有舊財政部大樓,是公賣收益的國庫主人。而現今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為公賣局前身、日據時期「專賣局」的南門工場,那裡曾是製造和試驗樟腦、鴉片的地方。

公賣局已於二○○二年改制為台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維持百年多的專賣制度正式結束,公賣局本部的建物仍是台灣菸酒公司總公司所在,大家還習稱公賣局,一九九八年登錄為國定古蹟。

日據時代的專賣局,是總督府為因應日益擴大的專賣事業,於一九一三年開始興建的一座巴洛克式V型紅磚建築,一九二二年完成。

此建築為日人森山松之助(一八七○─一九四九)設計,他是一位擅長歐洲風格的建築師,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總督府官邸(今台北賓館)、通信部(前交通部,今國史館)、台中、台南州廳等著名建案,皆是在他的任內設計監造。專賣局這棟建築中,也引進了豐富的建築形式,無論在屋頂、柱子、山牆、翼塔、門廳等,甚至在材料處理上,都已顯示其圓熟的經驗及豐富的創造力。

這座古蹟迄今維護良好,平日不開放參觀,即使是在一年一度的古蹟日,也因隔鄰愛國西路總統官邸,警衛戒備森嚴,僅開放門口前廳之一隅給民眾參觀。目前,門廳有一大看點,就是巨大的「樟木屏風」。此屏風長、高、厚為二七○X二一○X四公分,加上櫸木作成的十二公分外框,須八個壯漢才移得動。公賣局時期,一直放在局長室;一九八八年,公賣局廠房曾發生爆炸案,為祈求平安,方移到門廳,是公賣局鎮局之寶。

昔日的專賣局南門工場創建於一八九九年,規模龐大,場區還包括今日的中央銀行、舊財政大樓等區域 。到了公賣局時代,部分場房日漸拆除,今僅存作為樟腦倉庫的紅樓和儲存物品的小白宮等日據時期建築,也在一九九八年被指定為國定古蹟。

這裡一度是公賣局的菸酒零售部,近年來,移撥給台灣博物館當南門園區使用,為公開的古蹟。中間庭院植有花草、建有噴水池塘,牆邊還留有昔日南門工場的雕飾圖樣和部分磚座遺址。民眾途經南昌路,不妨進去參觀,想像公賣局昔日的輝煌歷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