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時】 善牧有言

文/吳鈞堯 |2020.11.16
807觀看次
字級

文/吳鈞堯

星雲大師曾在佛光大學開學致詞上提出理想的教育是「體」、「用」合一。「體」,內在本體,就是良心、道德,講究信用與人格;「用」是活用,去私、存公,重視生活教育。辦學不是用圍牆圈養,而當牆作為隔離時,也允許化牆身為無形。

致詞中兩個生動比喻難忘,提到日本人性格像鴨子,旅遊領隊好當,揮揮旗子,團員不會爭論該在哪一個風光明媚處多逗留,掌握好規定時間,跟在後頭走;中國人則似公雞,只要一隻喔喔叫,頭抬起來,其他公雞就會猛力啄,見不得別人好。我想起小時候豢養的公雞。晨間旭陽昇,總是一隻雞啼、另一隻跟著啼,公雞沒有成群結隊的,雞族中,只見老母雞與小雞囝成群碎步覓食。

鴨子倒真是結夥打劫。一回在馬祖東莒島,人去屋空的宅院,村人養了鴨子,我們無意間驚擾,牠們憤於地盤被冒犯,一夥兒奔竄過來,呱呱聲與啄勢十分凶狠。動物習性與人,細細歸納都可以找到共通點。

傳說張三丰在研究出太極前,曾目睹蟒蛇與烏龜大戰。蟒蛇敏捷,蛇信嘶嘶作響,聲勢驚人;烏龜和緩復和緩,料不到蛇敗於龜下,才知道慢、緩、和,當它們合一,能夠以慢打快、以靜制動。

人世間,二元的、參差者,比比皆是,有時候處於對立,有時候也能走在一起。

公雞與鴨子,農家後院常見的家禽,習性大不同,善牧者能施五穀,把牠們作育成不同的樣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