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陳龍斌的創作。他是以廢棄書籍為媒材,將一些舊書以巧妙的技法,置放在於書櫥中,或堆疊起來,前端以其書脊排列,畫成佛陀的面容,後端則看到書櫥及堆書的書脊。觀眾看了正面的佛陀,都想不到這是由書脊組成再畫上的呢!
圖╱王岫
藝術家吳怡蒨以「木材」為媒材創作的書籍印象。兩幅畫分別呈現了書籍的條理性和專注感;至於同樣以木料做成堆疊的幾本書,則象徵了書籍的永恆和知識的流傳。
圖╱王岫
文╱王岫
在2020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見到有藝術家以「圖書」為創作主題與媒材。凸顯現了藝術家的「創藝」。
圖①是藝術家吳怡蒨以「木材」為媒材創作的書籍印象。兩幅畫分別呈現了書籍的條理性和專注感;至於同樣以木料做成堆疊的幾本書,則象徵了書籍的永恆和知識的流傳。
圖②則是藝術家陳龍斌的創作。他是以廢棄書籍為媒材,將一些舊書以巧妙的技法,置放在於書櫥中,或堆疊起來,前端以其書脊排列,畫成佛陀的面容,後端則看到書櫥及堆書的書脊。觀眾看了正面的佛陀,都想不到這是由書脊組成再畫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