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畫家】 潘魯生 發現老手藝和老物品之美

文/記者王京雪 |2020.11.01
1355觀看次
字級
研究民藝40年,潘魯生收集的民間生活器用及手工藝品已達萬餘件,他帶著團隊調研過460個傳統村落,採訪了3000多位民間藝人,記錄民間藝術項目260項,留存文字資料1200多萬字,錄音資料達5萬分鐘,圖片資料10餘萬張,影像資料6萬分鐘……中國大陸媒體因而稱他為「民間文化的拾荒者」。圖/新華社
研究民藝40年,潘魯生收集的民間生活器用及手工藝品已達萬餘件,他帶著團隊調研過460個傳統村落,採訪了3000多位民間藝人,記錄民間藝術項目260項,留存文字資料1200多萬字,錄音資料達5萬分鐘,圖片資料10餘萬張,影像資料6萬分鐘……中國大陸媒體因而稱他為「民間文化的拾荒者」。圖/新華社
潘魯生到濰坊農村調查農村傳統工藝。圖/新華社
潘魯生在李莊體驗土布編織。圖/新華社
一名女子在北京恭王府拍攝展出的潘魯生陶瓷作品「丹朱呈祥」。圖/新華社
2014年潘魯生展出創作,舉行藝術巡迴展。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京雪

研究民藝40年,潘魯生收集的民間生活器用及手工藝品已達萬餘件,他帶著團隊調研過460個傳統村落,採訪了3000多位民間藝人,記錄民間藝術項目260項,留存文字資料1200多萬字,錄音資料達5萬分鐘,圖片資料10餘萬張,影像資料6萬分鐘……中國大陸媒體因而稱他為「民間文化的拾荒者」。

「一段日子不去趟村子就覺得不行,只要去村裡,總能有交流有收穫。」潘魯生靠坐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一展廳外的長凳上,姿態隨意,如同下鄉調研時盤坐於老手藝人的炕頭。

南一展廳正在展出「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一千五百多件(套)民藝展品都來自他多年下村中的「拾撿」,那些鍋碗瓢盆、桌椅板凳、被褥衣裳、農具玩具……被拭去時間的塵埃,擺放在博物館裡,琳琅滿目地展示老百姓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帶著叫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氣息。

「辦公桌」早搬去了田野,擔任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也是畫家的潘魯生,常年在各地鄉村采風調研,他說民藝是鄉土中來的,要到田野裡去傳承和發展,不能固守書齋和博物館。

研究民藝四十年,潘魯生收集的民間生活器用及手工藝品已達萬餘件,他帶著團隊調研過四百六十個傳統村落,採訪了三千多位民間藝人,記錄民間藝術項目二百六十項,留存文字資料一千二百多萬字,錄音資料五萬分鐘,圖片資料十多萬張,影像資料六萬分鐘……中國大陸媒體因而稱他為「民間文化的拾荒者」。

從一九八○年代起,潘魯生從鄉土民間先被熟視無睹,後在時代更迭、社會轉型中被輕易捨棄的老手藝和老物件裡看到了美,認為其中有中國人的精神故鄉,擔心「當人們認識到這種價值時,這些東西可能已經沒了」。

他感歎人們寄託鄉愁不能只有一輪明月,還有煙火生活,要留住鄉愁的載體和文脈。

手藝是母親的藝術

今年七月,他的展覽「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很奇妙的,這個名字樸實、展品也樸實、還充滿地域色彩的展覽得到了來自天南海北的觀眾的喜愛。

工作人員表示,暑假期間這個展尤其受孩子們青睞,展廳裡總逗留著許多小朋友。副館長劉萬鳴見過一位來參觀的母親指著油燈,跟孩子說你姥姥當年就用這個燈給你姨、你舅、你媽媽縫衣服,小孩聽了突然說了句「慈母手中線」。

還有人拍下一個籃子的照片發給朋友,說在展廳裡看哭了,飢荒時,他跟奶奶討飯就用的這樣的籃子。

「多好看啊!」一口北京腔的女士從年畫到花布拍了無數張照片。她背後獨自前來參觀的大爺操著濃重鄉音興致盎然地念著展品名字,「這是茶壺套!」「這是蟈蟈葫蘆!」

「無論什麼年齡、職業,無論見過這些東西,還是沒見過,人們只要進入這樣一個空間,就會自然產生聯想和興趣,因為這裡面有我們文化的記憶。」潘魯生說。

在展廳裡走了一圈,他停留在一組人物題材的「孩兒模」前,「這是我小時候玩過的,一九八○年代做民藝研究時,我回老家山東曹縣的老屋裡找了出來。過去大人用磕子做麵食,小孩用孩兒模和泥巴過娃娃家,這種模具題材多樣,有動植物、十二生肖、戲曲故事、民族英雄人物……是我們當年的百科全書,從中不僅能學到知識,也教給孩子怎麼做人,不要走樣。」

「手藝是母親的藝術。」轉身看到旁邊展櫃裡各種兒童穿戴的圍兜、虎頭鞋帽、小衣服,潘魯生說:「生活中母親為孩子做的一切都是藝術,因為它教化孩子什麼是美的,什麼是善的。」

從小學畫畫,潘魯生曾在工藝美術公司做過一段時間設計員,耳濡目染,愈來愈喜歡民間藝術。

在大學,他開始學習和研究民間美術,不斷下鄉尋訪老手藝人,收集、記錄、整理和研究民間手工藝作品,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思考民間文化的價值。

改革開放後,西方現代派藝術湧入中國,形成熱潮,在帶來新氣象與新思考的同時,也引發對本土藝術的再認識。

當時,潘魯生被借調到北京,在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中國美術史》當資料員。置身美術史的視野中,他有了個夢想——建一家民藝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記錄和傳播中國傳統民間文化藝術。

在鄉野間真切感知到社會變遷,目睹傳統手藝的流失,也在研究與文化藝術交流中愈發深刻地感受到民藝的價值和意義,潘魯生覺得「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他篤信民藝之美,也希望更多人看見這種自己民族文化中的美。

讓民藝「活」在當下

一九九七年,潘魯生提出「民間文化生態保護」的命題,引起學界和社會各界關注。一九九八年,經過十年籌備,潘魯生在山東正式註冊成立了的中國民藝博物館。這一次「記住鄉愁」展覽的展品,就主要來自該館館藏。

潘魯生認為民間文化也是一種生態環境,如同自然生態環境一樣,民間文化生態環境也在工業社會的發展中遭受破壞,而民藝處境嚴峻的根源正是其所依附的民間文化與民間生活的喪失。

在一篇呼籲保護民間文化生態的文章中,潘魯生寫道:「我們沒有理由不像保護生態平衡、保護珍稀動植物那樣保護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手工文化,保護正在遺失的傳統。假如有一天我們身邊的傳統文化真的消亡了,我們會不會像忍受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一樣忍受文化的枯竭,忍受文化生態的失衡呢?」

他將這篇十餘年前的文章放在國博今年為「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出版的展覽圖錄序言位置,再次發出保護民間文化生態的呼籲,提醒人們全球化時代更需要提高文化自覺和自信,需要民族化、個性化,要重視民族文化和民間手藝,並使之「活」在當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