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積極發展智慧醫療

 |2020.10.27
3073觀看次
字級

社論

受到新冠疫情席捲全球的影響,各國對醫療產業投入了更多資源和心力,除了積極爭取新冠疫苗及早問世之外,智慧醫療更已成了最新、最重要的競爭場域。結合醫療、資通訊(ICT)科技、金融等產業今年成立了「台灣智慧醫養產業發展協會」,將在近日與資策會等單位合作,舉行論壇,探討並展望二○二一年,應如何善用全新的5G系統與AI(人工智慧)醫療科技,創造更有應用價值的智慧醫療與照護方案。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智慧醫療」定義是:ICT在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應用。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和相關的教育及研究。此外,也有學者認為,智慧醫療是醫學資訊、公共衛生和商業化產業的交集。《哈佛商業評論》預估未來十年,AI將為全球經濟增加十兆美元以上的價值;而其中最重要的產業正是「健康照護與醫療」。

就國際趨勢來看,智慧醫療豐沛的商機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如人稱「科技五巨頭」的臉書、蘋果、亞馬遜、微軟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都已啟動了AI醫療科技計畫,競相投入智慧醫療產業;而台灣的電子五哥華碩、仁寶、明基、鴻海、廣達也已陸續布局醫療健康領域,積極進軍健康產業。

鴻海的郭台銘,日前赴美國為醫療健康事業進行規畫和布局;之前鴻海為生產面板而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設立的工廠,已轉型為生產醫療用口罩和呼吸器,以應抗疫之需。

5G和AI為智慧醫療和照護服務促使創新與變革,台灣科技業轉做醫療、特別是智慧醫療,有跡可尋、也有利基。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就曾表示,資通訊加上醫療,將會是未來台灣產業的重要轉型方向。

新冠疫情促使「零接觸經濟」和「零距離創新」興起,就醫療產業而言,遠距醫療、居家線上健康活動、無人運送藥品等醫療物資,以及居家檢測的產品和服務,都在新冠疫情期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解決了因疫情受到限制的人流與物流問題,提升了醫療服務的能量。

新冠疫情帶來三大醫療新情境,若國內產業能夠順利切入,將能因此創造更多服務的機會。這三大疫後智慧醫療領域是:第一,非接觸式的防疫科技興起;第二,一點五公尺經濟思惟下的創新健康實踐;第三,打造能永續發展的智慧醫療生態系。每一個領域都蘊涵了許多商機,值得國內產業投入。

如建立遠端零接觸防疫平台,需要的穿載裝置、建構線上遠距診療,及運用醫療大數據等,就需要開發出敏銳的產品和系統;而為了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所發展出來的「一點五公尺經濟」,就需要機器人產業的配合,包括運送機器人甚至陪伴機器人等,運用環境智慧的技術,擔負起保護居家安全的責任;在建立智慧醫療生態系統方面,則是藉由過往台灣ICT產業所建構的供應鏈,加速並提升台灣智慧醫療產業全球(至少在亞洲地區)布局的能力,讓台灣得以進一步發展健康預防和治療的醫療商業發展模式。

在智慧醫療趨勢下,身為ICT大國的台灣,此時應全力整合既有技術,結合5G與AI發展智慧醫療科技,透過與國內醫療院所及公衛體系的合作,在醫療場域進行資訊轉型的實戰演練,磨練出強大的競爭力後,取得國際認證輸出國外,藉以創造發展智慧醫療的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