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仁醫】 蘇上豪點燃器官勸募的勇氣 陳玲芳 |2020.10.24 語音朗讀 256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北市博仁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蘇上豪,近期出版《謝謝你在我們心裡》,透過書寫器官受贈者奮鬥過程,作為器官勸募強而有力的吶喊,盼望藉此「讓有勇氣的人,愈來愈多!」 圖/時報出版 蘇上豪醫師提供 蘇上豪醫師於二○一六年以《暗黑醫療史》榮獲金鼎獎殊榮。 圖/時報出版 蘇上豪醫師提供 換心人梁永斌和女兒。 圖/時報出版 蘇上豪醫師提供 蘇上豪醫師巡房,了解病患狀況。 文/記者陳玲芳「台灣是亞洲器官捐贈比率最高的地區,但依然有很多器官衰竭的患者,苦苦等待機會。」現任博仁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的蘇上豪說,在器官移植的過程中,所有人都需要「更大的勇氣」,如腦死的患者仰賴家屬的勇氣,捐贈出有用器官;勸募器官的社工,要忍著家屬的不諒解,希望他們可以捐出心愛家人的器官;至於等待移植的病人,為了要等到「老天爺」及「捐贈家屬」給的機會,也必須為自己的病情奮戰,直到機會降臨。捐贈者與老天恩賜去年十一月,平時喜愛寫作,並曾於二○一六年以《暗黑醫療史》榮獲金鼎獎殊榮的蘇上豪,到杉林溪參加兩天一夜的高中同學聚會。晚餐之後、就寢之前,大家各自帶著零食消夜,來到主辦人梁永漢寢室聚會,如同高中時期參加救國團活動的「星光夜語」,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彼此交心、無所不談。談著、談著,被大家圍住的梁永漢忽然站起來,很感性地對著蘇上豪說:「在這裡,我要特別謝謝你,要不是你的幫忙,我哥哥不知道現在會怎麼樣?」梁永漢將哥哥梁永斌接受「心臟移植」一事道出,對於這段「辛苦奮鬥」的歷程,並未多做描述,只是不斷地向蘇上豪致謝。蘇上豪說,當梁永漢說出這段往事,他心中並無特別情緒,反而對他在公開場合感謝自己,覺得有些不自在。「畢竟,他哥哥能夠接受心臟移植,功勞並不在我身上,除了整個醫療團隊的努力外,最重要的還是老天爺的『恩賜』!」換言之,如果沒有被判定「腦死」、且有意願捐贈心臟的患者,就沒有接下來的故事。蘇上豪表達了「只是盡醫師本分」,但梁永漢真心誠意的感謝依然不斷,讓他覺得當下「真是充滿了勇氣!」梁永漢沒有在四下無人的場合,握著蘇上豪的手說「謝謝」,反倒是在高中同學的年度聚會上,彰顯並非由他主導的功勞。這讓蘇上豪在同學會過後,心中的情緒久久無法平復,他強調:「倒不是梁永漢的感謝讓我飄飄然,如同被捧上雲端而嗨了起來;而是對於器官移植這件事,我心中多年羈絆的情緒,一下子被點燃了起來。」受贈者現身說法蘇上豪感性地說,梁永斌能夠接受「心臟移植」畢竟只是少數,其實還有更多的患者,因為等不到移植,而在虛弱崩壞中哀嚎死去。不僅在「心臟」這器官有這種情形,其他諸如肝、肺、腎等器官的等待者也是如此,「只是他們或許有一些替代療法,可以多撐一些時日而已。」蘇上豪不諱言,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永遠超過捐贈器官的人數,這是普世的問題,並沒有因為哪個國家捐贈率高而有緩解。「台灣雖算是亞洲器官捐贈比率最高的地區,但是依然有很多器官衰竭的患者,苦苦等待機會。」梁永漢的感謝,挑起了蘇上豪的「羈絆」,讓他有了出書的念頭,希望透過器官受贈者的奮鬥過程,將受贈者的故事化成文字,作為器官勸募強而有力的吶喊;也盼望透過書寫化解羈絆,點燃捐贈者、受贈者與勸募者「三方」的勇氣,帶動器官勸募風氣,讓台灣社會有勇氣簽下「器捐卡」的人,愈來愈多。於是,蘇上豪找了之前三位照顧過、接受「心臟移植」的受贈者梁永斌、姜運䄊、李金祥,請求他們為器官勸募「站出來」,結果三人欣然答應,他們的現身說法,無疑為蘇上豪打了一劑強心針。或許是發心為公益,《謝謝你在我們心裡》這本書,連同訪談加書寫,蘇上豪只花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完成,創下生平文字工作紀錄,而且他並不感到吃力,「提筆之後,冥冥中似乎有股力量,拉著我的手,一路寫下去,直到完稿。」當蘇上豪決定以「免費贈書」來換取讀者簽署「器捐卡」時,也有兩位企業界好友慷慨解囊相助,讓他十分感動。「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還特別讓接受器官捐贈的患者,擔任器官捐贈勸募宣傳大使,由他們鼓勵一般民眾在死後捐贈器官,這點是台灣政府可以學習借鏡之處。」蘇上豪衷心期盼,藉由此書出版,與受贈者現身說法,能夠帶動國內器官勸募的風氣。生命逝去與重生「當自己有限的生命走到盡頭,如果器官還能在他人身上存續,那麼死亡就不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價值的延續,大愛精神的展現,圓滿價值的完成。」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說。凌晨時分,魏崢醫師親自打電話告訴姜運䄊,他有了心臟移植的機會,但是他必須知道,捐贈者是一位體重很輕的年輕人,體重與他相去太遠,如果貿然接受,「會有一定的危險」,希望他能盡快考慮一下。當時,還在振興醫院擔任恩師魏崢第一助手的蘇上豪說,捐贈者的體重若遠低於受贈者,會讓這次的心臟移植陷入危境。他簡單舉例,一台三千西西轎車,若只裝上一千二百西西引擎,可能會跑不動。姜運䄊一番深思熟慮後,決定「搏一搏」,告知醫療團隊願意接受這個捐贈者的心臟,但當聽到他是位年輕人,「重生」的喜悅卻蒙上一層陰影;身為父親的他,也有年紀相仿的孩子,實在不忍心接受年輕生命的奉獻。正當有此想法,捐贈者醫院傳來消息,表示第二次「腦死判定」沒過,得知消息一瞬間,姜運䄊沒有失望,反而與妻子一起替年輕人祈禱。不料,隔天又通過第二次「腦死判定」,姜運䄊於是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在艱苦中完成,除了符合之前「小車裝大車引擎」的比喻,也因為是第二次開胸手術,臟器與胸骨沾黏,讓主刀的魏崢醫師在換心過程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術後,捐贈者較小的心臟,起初確實無法負荷。除了姜運䄊個人體重大於捐贈者一點六倍以上,心衰竭患者的肺部壓力,通常也較一般人高很多,所以即便是體重相符的捐贈者心臟,右心室也不見得能「熬過」這種試煉。因此,心臟移植完成後,姜運䄊在手術室待了一段頗長的時間,醫療團隊用盡各種方法,才讓他順利轉至加護病房。姜運䄊終於拔除呼吸管,隔天在床邊就能依著復健老師的指導,開始做些簡單動作,這與他之前等待換心手術時遭受的痛苦,簡直有天壤之別。除了心存感激,姜運䄊也一直惋惜著年輕生命的付出,但也因為一個生命的逝去,才讓另一個生命有了「重生」的機會。 前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 立冬到了,我應該要補冬嗎? 下一篇文章 太陽一下山就偏頭痛 竟是青光眼作祟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穀雨養生宜顧脾胃 定時走動促進代謝延緩老化從飲食做起 多吃豆類蔬菜全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