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達人】 王楨媛 用花藝療癒人心

陳玲芳 |2020.10.10
2915觀看次
字級
花藝養生達人王楨媛。圖/蘋果屋提供
王楨媛的花藝作品。圖/蘋果屋提供
王楨媛的花藝作品。圖/蘋果屋提供
去了一趟馬來西亞後,王楨媛學會將看 似複雜的設計風格步驟「化繁為簡」。圖/蘋果屋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一場手術之後,她放棄喜歡的動畫工作,赴美學習花藝與園藝治療,體悟「用花藝傳播真善美」,才是她一生的志業。她的作品有美式的奔放、歐式的優雅、韓式的潮流感、日式的自然姿態,要用混搭的花藝之美療癒人心,綻放美麗人生。

「打從有記憶開始,花木植草似乎就在我的生活周遭打轉,未曾有過消失的時候。」王楨媛說,自幼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承襲了母親劉惠子的花道素養,從小培養對花草與美感的敏銳度,但花藝之於她,始終是生活中的日常光景。因此,從研究所畢業後,她並未想過投入花藝作為正職,而是在電腦動畫公司從事企畫編劇工作。之後,又在媒體擔任電腦動畫專案管理。

一場手術 改變人生

即使由編劇轉到管理職,她對動畫始終懷抱滿滿的熱情。動畫是注重團隊合作的集體工作,每個舉動或決定,都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她總是容易為那種「團隊共同打拚與盡情揮灑的感覺」徹底沸騰;即便需要日夜顛倒、通宵達旦工作也在所不惜。那段日子,身為大馬台商的父親,即便人不在台灣,也透過越洋通訊每天問她:「妳到底什麼時候才要辭掉工作?」

面對媒體繁雜的工作內容,她的紓壓方式,是在周末教授羊毛氈與花藝設計。藉由教學,她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因為這些教學活動所帶來的創意活水,讓她得以在面對理性的管理工作之餘,還有繼續維持天馬行空感性想法的空間,保有自身獨特的創造意念。

「直到發現腫瘤開刀前,我從未考慮過有一天不得不改變這樣的日常作息型態。」甲狀腺腫瘤手術成功後,身體已無法負荷原本工作環境,她開始思考下一階段的人生走向。

在家人建議下,決定先暫停工作腳步,放個舒服長假。「閒不下來」的天性,讓她有了「一邊休養、一邊進修」的出國念頭。猶記當時合乎時間規畫的課程,都「剛好」落在花藝學校,於是她果斷報名有專業文憑的花藝課程,準備前往美國紐約進修。

紐約花店 舒心實踐

王楨媛在紐約花藝學校就讀時,除了結交許多花藝好友外,也養成沒事就逛植物園、高級花店、博物館或藝廊的習慣。從而發現,紐約是個藝術文化薈萃之都,從事藝術文化相關工作人員數量之多,大概可用「哪天有塊招牌掉下來砸到人,這人八九不離十是藝術家」的玩笑話來形容。

她認為,待在紐約只要自發性夠、肯花時間多走動,各式各樣豐富多元、眼花撩亂的藝術形式表現,皆可成為滋養創意的養分,進而提升自身的美學意識。

一開始,她在曼哈頓一家擁有許多高端客製訂單的法式花店工作,花店經營者是兩名四十出頭的法國小姐,因為欣賞王楨媛的才華,對她相當照顧,除了放手讓她參與設計之外,只要是她想嘗試的都願意提供機會。加上店裡接單多元,各種不同來源的設計要求,令她深刻感受到花藝對於生活的調劑與增色。

之後,王楨媛又分別在自由奔放的美式花店,以及善於順應潮流的韓式花店工作,學習各國人士在花藝上的不同見解。

能在喜歡的花店做事,對王楨媛來說是舒心的實踐,即使冬天需要在零度氣溫下洗刷花瓶、水桶,搞得指膚皮開肉綻,或是清晨四、五點就得離開溫暖的被窩,搬運沉重的花材,回到沒有電梯的工作空間,甚至每天都要整理幾百朵帶刺玫瑰,以致手上血跡斑斑,「於今回想,都是非常值得的經驗與回憶。」

園藝治療 開花結果

為了更進一步深入花藝帶來的能量,王楨媛也開始了白天在花店工作,晚上學習「園藝治療」的作息。只要得空時,便前往醫院參加園藝應用於不同群體或個案的輔助治療,範圍涵蓋老人、愛滋病人、復健者或病童等。

回憶初次擔任醫院義工時,來到一間亞洲病患比例極少的醫院,經常感受到不同意味的眼光投射。王楨媛有次陪伴老人進行花草種植活動時,一位分配至她組裡的黑人老奶奶,態度不大友善,總是用奇怪的眼神打量著她;而她之前就曾聽別的義工抱怨這位名老奶奶,覺得她對不同膚色工作人員,懷有很深的敵意。

不過,王楨媛對她的質疑、窺探,並未心生不滿,她相信對於行動不便、身體各方面開始退化的人而言,難免會對來自不同種族或國家的人,產生不安全感;「我反而覺得,她是個精明的老人,對自處環境擁有高度的觀察能力。」每次與她互動,王楨媛都像對常人般待她,而當她以懷疑甚至挑釁的言語動作回應時,王楨媛也都技巧性地「無視」,始終如常地與她應對。

某天,王楨媛回到醫院,老奶奶竟有點不悅地對她「撒嬌」:「嘿!妳怎麼隔這麼久才回來?」她還來不及解釋,對方卻語帶開心地說:「前些時候,我們一起種的盆栽開花了!那正是我小時候,家裡最常見的花啊!」突然間,老奶奶像變了個人,開始述說起溫馨的童年往事。彷彿,園藝治療已在她們彼此心中「開花結果」,老奶奶與王楨媛從此有了良好互動,甚至成為王楨媛在醫院的好朋友之一。

自我療癒 溫暖所在

回到台灣後,母親邀她同去馬來西亞進行每年既定的公益服務行程。因緣際會下,她答應了對方教學單位的花藝設計課程邀請。當時她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想在能力所及範圍內,將「花在日常」的觀念帶給大眾,成為現代人認知自然花草的無窮撫慰力,與繁忙生活中可以「偷閒」、表達自我,以及療癒身心的溫暖所在。

「靠近赤道、全年夏季的馬來西亞,不但沒有如台北花市般花藝資材批發商店集聚的地點,花卉植草也幾乎清一色進口,種類與顏色皆不若台灣齊全及完整。」所以,王楨媛每次上課前,即使事先做好完美的教案,也時常面臨「無花可用」的窘境,必須就地更改花材。長期的臨場訓練下,竟也磨練出她對未知的彈性與應對。

在這段教學相長的過程中,她開始構思如何以平易近人方式,將看似複雜的設計風格步驟「化繁為簡」,應用在日常生活各種場合中。在此起心動念下,她從大馬教學結束後回到台灣,剛好接到出版社邀請,相談甚歡下,也促成《日常花事》一書的誕生。同時,更進一步與相識十多年好友、金工藝術家謝旻玲合作,於高雄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名為「不虛」的金工個展中,透過花藝裝置,演繹金工作品的細微生命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