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拼圖 】府城四草(上)

文/蘇箏 |2020.10.08
1990觀看次
字級
大眾廟旁的竹筏港紅樹林。圖/蘇箏
竹筏港河道盡頭是昔日釐金局遺址。圖/蘇箏
台灣迷你版亞馬遜河的紅樹林綠色隧道。圖/蘇箏

文/蘇箏

台南市府城有個名為「四草」的地方,擁有古廟、古砲台、古戰場等遺蹟,歷史資源豐富,更有特殊的紅樹林和水鳥自然生態。

四草,就是昔日的「北汕尾島」。台灣歷史上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就從府城開始,而府城的歷史,則源自台江內海。

北汕尾島的地理位置,正處於台江內海的咽喉,控制北方鹿耳門港及南方古安平港,地形極為險要,是當時主要的商務據點及軍事重鎮。

一六二四年,荷蘭人的聯合東印度公司,最先到台灣本土落腳,並在島上建立商館及城堡。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由鹿耳門港登陸北汕尾島,在此與荷蘭人展開激戰,北汕尾島也因這一戰役,成為名垂史冊的古戰場。

近百年來,台江「海翁堀」(「海翁」即閩南語「鯨魚」)的浮覆,滄海變桑田,海中沙洲北汕尾和台灣本土連成一體,即今日台南市的四草里,因而台江四周地理環境及人文生活景象變遷,就是一部台灣近代史。

今日的四草,人文歷史遺蹟豐富而多樣,隨著時空更迭,雖然不再是昔日兵家必爭的軍事及商務重鎮,卻擁有保護區溼地生態景觀及無汙染的自然環境。

台灣紅樹林的故鄉

四草是台灣紅樹林的故鄉,種類與數量之多,居全台之冠。位在大眾廟後方,竹筏港排水道的紅樹林保護區,過去曾是全台最密集的欖李純林,一九八八年時,台灣省政府曾將這條水道列入紅樹林保護區,是台南市最佳的紅樹林自然生態觀察區。

竹筏港人工河道,建於清同治年間,是溝通府城與北汕尾的重要運河,當時是一條運送物資的交通要道,目前雖已失去運河輸送的功能,但河道兩旁長滿國寶級的紅樹林,水道內又有很多招潮蟹等生物,便成為一個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和觀光據點。

在竹筏港不到兩百公尺的水道兩旁,沿途可欣賞到全台僅有,由五梨跤、水筆仔、欖李、海茄苳等四種紅樹林所構成的水上綠色隧道,以及土沉香、台灣海桐等多種植物,同時又可觀察招潮蟹、彈塗魚、海蟑螂及多種鳥類生態。

竹筏港河道的盡頭,是古時釐金局遺址。釐金局的功能類似現今的「海關」,為清代課徵關稅的地方,當時四草地區為貿易所需,開鑿人工運河,連接國賽港(今西港)、鹿耳門、四草到安平,從四草運送貨物進出台南市區,都要繳交釐金(稅金)。

觀察四草紅樹林生態,可以先從大眾廟後方的小山坡瀏覽全區,俯瞰紅樹林的樹冠層,並能清楚看見在紅樹林間活動的鳥類。隨後搭乘廟方的生態觀光遊筏,可以進入竹筏港紅樹林隧道,體會不一樣的大自然感受。這趟號稱「台灣迷你型亞馬遜河」的遊程,由河道兩旁紅樹林延伸交織形成的「水上綠色隧道」自成一格,和一般道路的綠色隧道大有不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