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采風】 鎮風辟邪瓦將軍 文/蘇箏 |2022.03.10 語音朗讀 23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屋脊風獅爺造型之美。圖/蘇箏 手損弓斷箭折遭破壞的風獅爺。圖/蘇箏 安平海山館屋脊上的風獅爺。 圖/蘇箏另一種造型的風獅爺。圖/蘇箏 以陶土捏製的風獅爺。圖/蘇箏 文/蘇箏在台灣傳統民宅屋頂的辟邪物中,以風獅爺最具造型之美:武將煥發英姿,騎獅出擊,彎弓射箭,不但居高臨下制敵機先,更可傳達辟邪與裝飾的雙重功能。風獅爺也稱「瓦將軍」,傳說是蚩尤的化身,驍勇善戰,後世曾奉為武神崇拜,民間則在屋頂泥塑其像,用以鎮風制煞。在連橫《雅言》中述及:「台南屋脊之上,或立土偶,騎馬彎弓,狀甚威猛;是蚩尤之像,用以壓勝者也。」並按《史記正義》所引《龍魚河圖》記載:「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獸身人語;造五兵,威震天下,誅殺無遺。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天遣玄女授帝兵符,伏之。天下復擾亂,帝乃畫蚩尤像,以威天下;咸謂蚩尤不死,八方皆為殄滅。」記載中,連橫雖將「土偶騎獅」誤記為「土偶騎馬」,仍然寫下「蚩尤像是黃帝之所畫者,用以壓人,今則用以壓鬼」的證言。風,來去無蹤,其形體看不見也摸不著,深深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形成古人對風神的崇拜,造就出不同風貌和神性的風神。從周朝至春秋戰國時代,我國北方各國尊稱風神為「風伯」,風神的另一尊稱是「風師」,相傳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箕星,屬於自然崇拜中無機界的自然神。至漢朝時,已將風師、風伯、箕星、飛廉視為一物,都是指有司風能力的風神。相傳風獸有致風的能力,因而藉其圖像的象徵含義,經由宗教儀式而賦予神聖的力量,衍化成鎮風辟邪的作用。風獅爺的形象,必也融合古代能致風的神獸意念,加上獅子勇猛的象徵,所創造出另一種純鄉土風貌的獅子。屋頂風獅爺的造型,大部分是武士坐在獅身上的塑像。關於人偶,有說是「蚩尤偶像」,有說是「瓦將軍」,或「黃飛虎」、「申公豹」等,莫衷一是。無論是蚩尤、申公豹或黃飛虎,均屬武功高強,具有神力的人物,後人塑其像作為辟邪物,賦予他驅邪鎮煞任務。風獅爺除制邪擋煞外,最大的作用是專剋病魔,凡家中有藥石罔效的病人,安放風獅爺則可望輕病安身;有的人家屋脊上,會出現陶質碗、缽、罈、罐等不同容器,有人認為這是風獅爺的代替品,用來盛裝神明施與的符水。今已少見屋脊上的辟邪物,但在台南安平海山館和各巷弄的民宅間,若仔細用心搜尋,仍可以看到典型的代表。屋頂風獅爺是動物神和人神合一的神祇,人們在塑造其形象時,呈張弓射箭狀,顯然含有時時警戒,先發制敵之意。今日台灣南部所見武人騎蚩尤獅的造型,多因終年站在屋脊上遭受風吹雨打,陶土無法耐久,所以,頭毀手損,弓斷箭折,又以造型優美,時常遭人偷竊,數量乃逐漸稀少,而退出辟邪物的第一線。 前一篇文章 【幸福一直來──當代結婚意象特展】 老伴系列之赴宴 下一篇文章 【文史評析】元朝建立之體制變遷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美哉斯土】馬祖地中海 北竿芹壁村【美哉斯土】紅磚古厝思故鄉【寰宇采風】越南會安古城【文化印象】望族大宅 里港藍家古厝(上)【大江南北】 鳳凰風雨橋【民俗采風】劍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