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演員】 黃曉明 要去贏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文/記者尹平平 |2020.10.04 語音朗讀 14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曉明在電影《八佰》中飾演反派角色。圖/新華社 二○二○年,黃曉明主持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圖/新華社 二○一八年,黃曉明亮相法國坎城電影節,參加主競賽單元影片《燃燒》首映。圖/新華社 2019年,陳建斌的《第十一回》榮獲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編劇獎」,黃曉明(右)和曹保平(中)為他頒獎。圖/新華社2018年,黃曉明(右二)與法國演員維吉妮.拉朵嫣(左二)擔任第15屆法國電影展映形象大使。圖/新華社2018年黃曉明(左一)、段奕宏(左二)、王力宏(右一)、導演陳思誠(右二)共同出席第10屆兩岸電影展。圖/新華社黃曉明在電影《中國合伙人》中飾演草根出身的英語教師成冬青。圖/新華社 文/記者尹平平「乘風破浪的,不只是我們面前的這三十位『姐姐』,還包括台下的你,也包括台上的我,我們都在各自的舞台上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在今夏熱門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後一期直播當中,黃曉明有感而發。並非專業主持人出身的黃曉明,近來主持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接受記者專訪時,黃曉明告訴記者,他參與這檔節目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欣賞並且想要傳達這樣一種理念:「無論男性、女性,都可以不懼年齡就要贏。」「要去贏的不是別人,是自己。」黃曉明對記者解釋說:「對於我來說,就是要突破年齡、形象、別人對我的刻板印象等等,爭取在每一部電影中,都能塑造出一個好的角色。」在這個「小鮮肉」、「網紅臉」盛行的年代,四十多歲的黃曉明,雖然還會經常自稱「曉明哥」,但是也很清楚:他的年齡已經和個別新生代演員的爸爸差不多大了。不過,從二十歲就開始當明星的黃曉明,年過四十歲後,自認為確實做到了「四十不惑」——他愈來愈明確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了:「我想當一名好演員,而不是做一個大明星。」後浪襲來獨立思考年齡,似乎愈來愈頻繁地成為人們熱中討論的事。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到了某個年齡段,你就該怎樣、能怎樣、不得不怎樣……這些在普通人生活中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對於明星來說,更容易帶來困擾。不僅女明星會受影響,男明星也一樣。「我彷彿每過一個十年,就會經歷一場更年期。」黃曉明向記者回憶說,其中令他曾經最為困惑的,就是三十五歲到四十歲期間的這五年。「此前演慣了的那些『小生』的角色,逐漸不再給我了。」黃曉明起初有點納悶,「那些角色,以前對我來說,可是信手拈來的啊。」當他發現是因為和自己年齡增長有關,黃曉明想往「老生」的方向靠靠,卻發現「好像還差一些,夠不著」。從在北京電影學院念書開始的學生時代,黃曉明就因形象出眾而備受青睞,一上來就演主角、演皇帝,演藝事業旗開得勝。一路凱歌到三十五歲,黃曉明更多時候面對的都是選擇太多而不會拒絕。面對三十五歲以後的變化,起初真有點不習慣。與此同時,新一代「小生」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眼瞅著後浪洶湧澎湃,黃曉明的心裡怎麼會激不起漣漪?「肯定有自己的問題。」他雖然向來自信,但並沒想過把責任推卸出去。自己所獲的聲望、榮譽和各種實打實的利益,到底是靠才華、學識和智慧在支撐,還是全憑一張臉?黃曉明問自己。「無論哪個領域,真正的美,都不僅僅是浮在表面的,而是有積澱、有深度、有層次的。」沒有哪個演員只靠自己是帥哥或者美女,就能紅一輩子。絕大多數在年輕時俊俏的臉,都會隨著容顏老去被世人遺忘。黃曉明不想重蹈覆轍。學會拒絕沒空焦慮就在黃曉明在角色上迷失的那段時間,各種關於他的大小非議也接踵而至:有猜測他身高只有一百六十幾公分的,有譏諷他說英文時發音古怪的。雖有些是無稽之談,但人言可畏,黃曉明也很難做到不往心裡去。他曾想極力解釋,但發現不僅解釋不清,反而像是授人以柄。他學著不聽不看,可心裡仍然不靜。其中有一種言論尤其讓他難受:不會演戲。既然最在乎這方面,就在這方面盡最大努力。他開始做減法,再三明確自己演藝工作的核心必須聚焦在演戲上。人生進入第四個十年後,黃曉明的目標愈來愈清晰:「想當一名好演員」。「明星更看重自己身上的光環,而演員更看重自己塑造的角色。」黃曉明這樣向記者解釋他心目中明星與演員的區別。「好的演員讓你記住的都是角色,而明星只讓你記住他自己。」黃曉明總會在跟人聊演戲時,不經意間提到丹尼爾.戴.劉易斯,那是他最崇拜的演員之一。「丹尼爾.戴.劉易斯演的每一部電影中形象差別都很大,但總讓你印象深刻,可你甚至記不住他到底長什麼樣,更不會去關心那些他生活中的雜七碎八。」這是黃曉明嚮往的狀態。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向來在圈子裡被稱為「老好人」的黃曉明總算學會了拒絕:拒絕那些和自己目標無關的邀約與誘惑,想方設法把更多精力花在塑造角色身上。這樣才有了《中國合伙人》(台灣片名《海闊天空》)中的草根出身英語教師成冬青,才有了《無問西東》中的深情學子陳鵬,才有了《烈火英雄》中的英雄消防員江立偉。再看到黃曉明,曾經那些流言蜚語雖不一定再提,但總免不了要跟彷彿「上了歲數」的他聊聊年齡焦慮的話題。黃曉明從不迴避說曾經確實為此困惑過,「但我現在真的不焦慮,我沒那麼在乎年齡了,也已經沒有時間焦慮了。」無懼後浪向著心中的方向遠航時間都去哪兒了?用於演戲。黃曉明向記者舉例說,在《烈火英雄》中演消防員,他跟著導演陳國輝大量訪談出生入死的一線消防員,並且與全組演員和消防員們一起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實地訓練。「我想知道消防員面對生死時到底在想什麼,我想自己演戲時穿的消防服浸過我訓練時流的汗……我的時間精力都被這些占用了,你說我還哪裡顧得上再為那些焦慮?」也曾有導演不願意給黃曉明嘗試的機會。倒也不是專門針對他,而是覺得「帥哥都不會演戲」。黃曉明並不認為這全是偏見,但他要求自己試著突破這種觀念。很多演員都希望自己能「破圈」,不光能演戲、還能唱、能跳、能上綜藝耍嘴皮;黃曉明也希望自己能「破圈」——「突破自己熟悉的舒適圈,挑戰更多不同的角色」。以前黃曉明拍戲時,傾向演好人,會請導演把自己「拍帥一點」。現在他願意做更多嘗試,丑角、反派都不排斥。在《八佰》中出演中分八字胡的特派員時,他甚至跟導演管虎說:「你把我拍醜一點吧,讓觀眾認不出來我才好。」嘗試突破舒適圈的黃曉明並沒有讓自己不舒服,他告訴記者,現在的自己「非常享受。以前我像是條戰艦,橫衝直撞。確實有過乘風破浪的精采,但也被浪掀翻過。現在我更像是一條帆船,駕輕就熟,向著心中的方向遠航」。黃曉明說他已經不再需要很大的船,也不再需要很多的水手。只想和自己最在乎的人,共同駕著體積不大的帆船,在海中乘風破浪也行、優哉游哉也可以。行程和風景滿是快樂,閒言碎語只當是海風吹過,他已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容易感到疲憊和被動。現在的他一點也不怕後浪拍過。「他們有他們的路,我有我的」。回頭看看自己的來路,黃曉明很感謝三十五歲到四十歲那幾年「更年期」的困惑。他承認處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無論在職場還是家庭中,都有對應的使命,「但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人們的意識也好、能力也好,都應該能提供相應的環境,讓各個年齡段的男男女女,除了肩負家裡家外的職責,也仍然有追求自己夢想的餘力,戰勝自己、突破觀念」。 前一篇文章 【燃燈校長】 張桂梅 辦免費女高 阻斷貧困傳承 下一篇文章 【波司登國際控股公司】 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高德康 品牌是企業最強的免疫力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 作者其他文章【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醫師】 權隆芳 參加數學競賽 只為了爭取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