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尬新聞】 基因編輯創造超級爸爸是好是壞?

文/郭宣含 |2020.10.02
2505觀看次
字級
科學家曾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製造出可以當作「代理公畜」的豬、羊和牛,牠們就像爸爸版的「代理孕母。圖/法新社
基因編輯後的種牛親子鑑定 圖/Dr.Bird怪醫鳥博士(第一屆中華民國漫畫大賽金像獎、2019年全國科普漫畫大賽銀牌獎、中華民國外科專科醫師)

文/郭宣含

科學家曾利用基因編輯技術,製造出可以當作「代理公畜」的豬、羊和牛,牠們就像爸爸版的「代理孕母」,精子中攜帶的基因特質來自其他捐精的優良動物;科學家大費周章,其實就是為了讓全球人口可以三餐溫飽,不會有一餐沒一餐。我們可以把基因編輯工具「Cas9」想成是一把分子剪刀,可以把雄性動物的不孕基因除掉。科學家希望這樣一來,畜農可以提高產能,對抗全球糧食不安全、氣候變遷和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製作出不孕但健康的老鼠、豬、羊和牛,之後這些動物會被植入優良捐贈者的精子幹細胞,幹細胞就能製造出捐贈者的精子,此時這些「代理公畜」就像是「超級爸爸」,牠們送出的精子必屬良品,藉此孕育出有價值的精英動物,例如「得獎公牛」。基因編輯有別於充滿爭議的基因修改生物(GMO),後者是把一個物種的基因轉植到另一個物種身上;基因編輯屬於基因工程的一種,負責刪除、修改或取代活體生物自己本身的DNA。

現在這項技術還很新,還沒辦法用在其他更大型的動物身上;不過愛丁堡大學動物生物技術教授惠特勞認為:「這能向世界證明,這項技術是真的,而且可以使用。」民眾現在還吃不到這些經基因編輯的牲口,因為科學家還要確定這些牲口的產品安全、符合道德規範和動物福利等,所以還不行拿來買賣。

帶領此研究團隊的美國華盛頓大學獸醫學院的喬恩表示,代理公畜就像提供身體容器來生產動物,之後人類就可消費這些動物產品。基因編輯技術還可以讓動物面對病原體時更有彈性因應。

目前廣泛採用基因編輯技術的最大問題在於政府規定。舉例來說,歐盟法令嚴格,要商業化難度更高;但如果在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國家,這項技術就能更容易生產;另一個重點就是民眾觀感,畢竟改變看法才有機會改變法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