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小義大利區的招牌。圖╱陳麗卿
世貿中心Westfield「食大利」大看板,展現義大利美食的時尚新潮。圖╱陳麗卿
文╱翁台生
紐約曼哈頓小義大利區迎神節(Feast of San Gennaro)今年因疫情停辦了。這個自1926年以來每年9月舉行11天的盛典活動,一向被視為「盛宴中的盛宴」,每年吸引多達200萬人次參加,評估很難保持社交距離,戴上口罩走過一整排烤義大利香腸攤子也不是滋味,索性乾脆停辦。
迎神節停辦了,在紐約有義大利美食文化「大競技場」之稱的「食大利」(Eataly)也是門口羅雀。這家位於世貿中心Westfield商圈的超大賣場,向來是引領義大利飲食文化的綜合展示中心,同樣因附設餐廳暫停營業,鄰近商圈收攤,辦公大樓沒有什麼人到班,營運非常辛苦。
Eataly在義大利起家,十年前繼東京之後到紐約麥迪遜廣場公園旁開全美第一家店,轟動大紐約,人山人海,人龍排到第五大道,很壯觀,紐約客與外地觀光客爭相到此領略義大利慢食文化。2010年8月底開張,短短四個月就創下7000萬美元業績,可見大蘋果的義大利風情吸引力的確不小。
只是對許多義大利裔紐約客來說,迎神節辦不辦,「食大利」生意好不好,對他們其實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緊鄰紐約華埠的小義大利區餐館林立,早已成為紐約市的觀光櫥窗,這裡以迎合觀光客為主,跟義大利人現實生活有些脫節。
「食大利」是義大利美食文化大外宣的超級大賣場,標榜全食,走高端路線,時尚新潮,就是東西太貴,也不接地氣。義大利移民真正要買家鄉口味寧願多跑遠一點,到布朗士區亞瑟大道的小義大利區去。
布朗士區的小義大利,涵蓋亞瑟大道上四個街區,有許多很有歷史情懷的小商店,有自製的麵條、水餃、麵包、起司、肉腸和甜點,各種義大利食物應有盡有,賣的是幾世代的老溫情。集合式的亞瑟大道零售市場的感覺跟「食大利」完全不同,反而是保留義大利正統超市的好所在。
義大利裔家庭聚會,傳統義大利麵食再簡單不過,若有人想吃義大利餃子,許多人會專程跑一趟亞瑟大道小義大利,到波嘉帝餃子&蛋麵店(Borgatti’s Ravioli & Egg Noodles)買手工麵餃。這家已經有85年歷史的老店,手工製麵,店家按照顧客的口感製作,寬細隨意,邊切邊聊,正是這種跟顧客博感情的滋味,許多紐約客三代都好這一味。
波嘉帝如今已經由第三代接手,生意忙不過來的時侯,第五代也會站上櫃台協助打理,幫忙切麵,回答顧客的問題。看到櫃台牆面掛著一幀幀幾代人顧店的照片,可以充分感受那種時代眷顧的溫情。小店生意似乎不受疫情影響。
事實上波嘉帝不是開在亞瑟大道上。有人說麵店是因為亞瑟大道小義大利區而出名;店裡年輕小夥子卻反過來說,亞瑟大道人氣旺是因為沾了波嘉帝的光。
許多紐約客出城到上州探訪親友,波嘉帝現做的麵條水餃成為受歡迎的伴手禮,帶上幾磅禮輕情意重。有些外州友人到訪,紐約客也會帶他們到亞瑟大道來逛逛,順便帶幾磅波嘉帝麵回去,反正吃不完就放泠凍庫,可以回味好久的義大利風情。
從超大的「食大利」到超小的波嘉帝,你可以充分體現紐約在2020世紀大疫中的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