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象】 擋風阻鹹雨的生活地景──澎湖菜宅

文/東青 |2020.09.15
2803觀看次
字級
東吉嶼菜宅舊址,牆體淹沒在草叢間。 圖/東青
澎湖生活館中展示的菜宅樣貌。圖/東青

文/東青

澎湖群島周邊環海,以為澎湖居民應該都是以海為生的「討海人」,其實也有少數「農耕人」,而且農耕方式充滿自然智慧與美感,這個農耕方式建構出來的農業系統和地景地貌,現今稱為「菜宅」。

澎湖最知名的「菜宅」在東吉嶼,屬於望安鄉東吉村,最高海拔高度只有四十七公尺,當地人喜歡誇張式的說高度為四七○○公分,以此數字顯示它的與眾不同。在燈塔前是一大片的「草原」,草浪翻飛,與海浪相呼應,蔚為壯觀,看似牧場,其實是早期梯田式菜園,就是當地「菜宅」舊址。

「菜宅」誕生,與風有關。強勁的東北季風是澎湖最主要的氣候特徵,尤其通過台灣與大陸之間的管狀地形時,風力便會加速,使得澎湖冬季的風速有時達到輕度颱風等級,植物的生長,幾乎都是整齊地倒向同一側,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想要種菜以增加食物的豐富度,實屬不易。於是,居民就在住家附近就地取材築圍牆,在圍牆內種植葉菜類和需要保種度過寒冬的作物,或者在牆內養殖雞、鴨、豬等,這種圍牆當地人以閩南語稱為「圍仔」、「宅仔」或「宅岸」,牆內牆外則稱為「宅仔內」、「宅仔外」。這種築牆來阻擋強風和風力帶來之鹹雨的方法,充分展現了當地居民的韌性和智慧。

民國五○年間,澎湖駐軍需要大量的蔬菜食物,以及為了改善當地居民生活品質,政府在當地建設抽水設備,開墾出較大面積的耕地,而這些耕作地區則稱為「園仔」,這些「園仔」仍需要築牆擋風,於是就出現了像東吉嶼那一大片階梯式的「園仔」,這樣的農業生產系統和因此衍生出來的地景地貌,後期就被包裝統稱為「菜宅」,像是人類有保護家人的宅院,菜也有受保護之宅院的概念。

至於圍牆的材質則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澎湖本島,珊瑚礁較多,大都以死亡的珊瑚骨骼為主,澎湖人稱它為白石或咾咕石;西嶼、七美珊瑚礁較少,常見玄武岩石塊,因此,以玄武岩砌築圍牆,顏色偏黑,當地人稱為黑石;西嶼也有部分是石英砂岩,有人以此做為宅仔的材料;至於南方四島,則有礁有石塊,在各小區域則依何種材料取得容易而定。

根據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調查文獻資料顯示,澎湖菜宅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清代,《澎湖廳志風俗卷》:「築牆用咾咕石,皆掘於內海波間。掘後復生,取之不竭。社外附近瞍園,亦用咾咕石周圍堆砌短垣,謂之宅者。」

「宅」砌築的方式很特別,根據當地解說員表示,要先將即將使用的玄武岩或咾咕石以予曝晒,以便去除雜質,堆疊砌築過程中不使用水泥黏著,當然也沒有糯米可使用,完全是利用石頭間的稜角做為卡榫,即可成為阻擋強風的堅固圍牆。至於牆的高度,北牆最高,約一.六至二.五公尺;東、西牆次之,南牆最矮,不超過一公尺。不過,這項極具工藝技術的傳統技能,目前只有少數老師傅還具備,在中壯年階層似乎已斷層,顯現失傳危機。

目前澎湖對外交通較為便利,食材可取自台灣本島等地,再加上部分小島人口外移,菜宅大多荒廢,例如東吉嶼,人口最多時曾達一千五百人,最熱鬧的生活圈還有「小上海」、「小香港」之稱。因應眾多人口,開闢出澎湖最大規模的菜宅。東吉嶼繁華一時,梯式菜宅滋養島民生活,但隨著島民出走,菜宅也荒蕪,成為現今的青青草原,變成遊客拍照打卡景點。

時代變遷,澎湖人的生活多所變化,但「菜宅」這個澎湖特有的農業系統地景,不只是守護澎湖人的生活命脈,也是澎湖順應自然而生存的生活智慧。只要澎湖的風繼續吹著,澎湖還有人住著,「菜宅」將不會被遺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