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糧食供應 自貿扮演關鍵角色 編譯/潘楠慕 |2020.09.13 語音朗讀 15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氣候模式改變讓非洲部分地區面臨糧食短缺危機。圖/美聯社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全球數千萬人陷入營養不足困境。圖/法新社 氣候變遷引發乾旱,將使農作物產量下滑。圖/美聯社 自由貿易是指兩國、多國或區域間的商品、服務能夠正常流通,免受關稅或其他貿易壁壘阻礙;氣候變遷專家指出,自由貿易除了有利降低物價、促進經濟成長等優點,還可緩解因氣候模式改變引發的飢荒。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化》期刊發表的報告指出,全球農業均受氣候變遷影響,但各地區所受衝擊的差異極大。參與這項研究的國際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生態系統服務和管理學程負責人哈福利克(Petr Havlik)表示,北半球糧食的供給無虞,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或南亞等地區,氣候變遷導致農作物產量下滑,很可能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和飢荒。哈福利克表示,全球貿易自由化,有助緩解這個危機。例如,若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歐洲和拉丁美洲等小麥和玉米盛產的地區可增加產量,並以合理價格銷往其他地區,避免糧食短缺。研究人員指出,若目前各國的貿易政策維持不變,二○五○年時氣候變遷將導致五千五百萬人陷入糧食短缺、營養不足的困境。若無法透過貿易改善這個狀況,陷入糧食供給不足險境的人數將繼續攀升,可能高達七千三百萬人。哈福利克指出,關稅導致價格上升,是糧食流通的主要障礙。因此,自由貿易協定對避免飢荒相當重要。其他障礙則是某些國家的後勤問題,包括道路運輸受阻或港口缺乏裝卸大型貨櫃的設施;因此,在研擬全球糧食解決方案時,除了消除貿易壁壘,也需改善貿易基礎設施。哈福利克說:「新冠疫情迫使許多國封鎖邊境,影響糧食的進出口。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國家或領導人日益傾向貿易保護主義。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糧食危機,各國應捨棄保護主義,透過自由貿易協議保障糧食的供給。」 前一篇文章 大陸吹起惜食風 小份量餐點上桌 下一篇文章 川普招兵買馬 圍堵大陸崛起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黑猩猩親子 發展獨家手勢暗號觀察麝袋鼠 解開直立跳躍之謎皮膚黏液護身 小丑魚不怕海葵毒刺獵戶座雙星體 星際霸凌受害者?38億年前小行星 撞出月球大峽谷氣候槓桿力變弱 雲層減少加劇地球暖化 作者其他文章澱粉製成塑膠 百分百可分解晶片產製 美國全力推動本土化國際吹起反北京風越柬健身市場 兵家鳴鼓相爭樂高減塑 研擬積木出租方案環保意識往校園扎根 大陸推出無塑開學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