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遇】 土埆厝懷想

文/潘憲榮 |2020.09.01
3001觀看次
字級
歲月流轉,現在要看到原汁原味的土埆厝,比看到豪宅還難。 圖/潘憲榮
土埆厝。一塊塊土埆拌合糯米漿砌成的建築,屋內冬暖夏涼。圖/潘憲榮

文/潘憲榮

走進苗栗苑裡鎮的房裡古城,寧靜巷道,彩繪出四、五○代的農村景象。「好懷舊的建築!」從街角望去,土埆厝、紅磚屋錯落有致,勾勒出昔時風情。

小時候住在鄉下,大部分的人家住的就是土埆厝。一塊塊土埆拌合糯米漿砌成的建築,屋內冬暖夏涼,感覺還不錯。有一回,颱風來襲,屋外強風呼呼吹,在朦朧的煤油燈中,第一次感到全家人窩在土埆屋裡多麼幸福。那次,有不少住家屋頂被掀開,而我家屋頂依舊完好,後來才知道,早在颱風來襲之前,父親已用繩索、鐵絲和竹竿做好防颱措施。風雨中,父親彷彿以身教告訴我們「未雨綢繆」的重要性。

土埆厝較脆弱的部位,就在屋頂與屋牆的結合部分;至今,每看到土埆厝,心中總會浮起這段往事。

歲月流轉,現在要看到原汁原味的土埆厝,比看到豪宅還難。

就像我們村子後來多將土埆厝改建為磚瓦屋。當時要不要改建父親猶豫好久,然因家裡小孩都大了,住家空間真是需要拓寬,父親考慮再三終於決定要改建。「這間土埆厝是阿公蓋的,你們都是在這間土埆厝出生和長大的,以後就算住大樓,仍要記得我們曾經住過的土埆厝……」從父親的叮嚀中,可感受他知福惜福,感念先人的情懷。

拆除土埆厝沒有想像中容易,雖然沒有鋼筋水泥的營造,但一塊一塊土埆卻能緊實連結在一起,猶似鄉下人樸實無華卻強韌的生命力,也是上一輩的智慧和務實工法吧!全家總動員,費了好大的勁,才完成拆除任務。

土埆厝雖然簡陋,但住久了,總有一分難以割捨的情感。在拆厝的塵土飛揚中,我們依稀看到父親的眼眶微微泛紅,儘管有形的建築拆除了,但刻畫在我們記憶裡的土埆厝卻未曾消失。

現在不論在何處,只要看到土埆厝,我總會停下腳步觀望一下,希望親切的影像能勾勒出美好記憶。土埆厝,曾經是家人遮風避雨的地方,曾收納家人同甘共苦的記憶;對它,有著一股深深的懷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