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 文/潘憲榮 |2025.05.09 語音朗讀 3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焙籠間展現製茶功力。圖/潘憲榮新芳春茶行為一住商混合洋樓。圖/潘憲榮風選機分離不同級別的茶葉及雜質。圖/潘憲榮品管流程簡介。圖/潘憲榮 文/潘憲榮台北大稻埕,當年因有大片晒穀場而得名。一八六○年淡水開港後,由於水陸交通便利,大稻埕成為大台北地區最活絡的物資集散地,尤其以茶葉、中藥與布料的貿易為主;而茶葉貿易在洋行的推展下不斷開疆拓土,帶來不少財富與繁榮景象,留下很多老商家、漂亮建築和優美的人文風采。大稻埕有一處當年最具規模的茶行──新芳春。興建於一九三四年的老茶行連結大稻埕的發展史,不論是建築、製茶器材與設備,均原汁原味保留原貌,於二○○九年被列為市定古蹟。二○一五年,屋主將這棟典藏產業歷史的建築捐贈予台北市政府,作為製茶展館。其慷慨熱心,讓洋溢茶香的空間多了不少暖心風采。市政府接手後,陸續推出「重回大稻埕老茶行的璀燦榮光」、「新芳春老建築的故事」、「再現大稻埕茶香歲月風華」等藝文特展。以圖文並茂的展覽,勾勒出茶行與在地文化交融的風華歲月,吸引絡繹不絕的參觀者。新芳春茶行為一棟住商混合洋樓,外觀古樸而典雅,面寬三開間、縱深三進的空間裡,結合了茶行、茶廠、倉庫與住家,工作及生活機能皆相當完備。此外,閩南與仿洋式風格建築的三角形山頭與花草浮雕的裝飾,均頗具特色,入口木門上寫有「芳尋顧渚」及「春採蒙山」對句,整體外貌展現大戶人家氣勢。走入室內,飄送淡淡茶香,現場製茶流程相當完備,值得逐一探看。揀梗間:此為製茶第一步驟,放置了幾具揀梗機具。主要是初步去除茶梗等雜質,之後再以人工做較細緻的篩選,確保品質。焙籠間:這是第二個步驟,也是十分費工的流程。設置有紅磚建造的「焙籠窟」,現場除放置竹編焙籠等工具之外,牆上並掛有簡明的流程,從燒炭、烘培、翻籠到完成,需日以繼夜在炭火溫熱的烘焙下,才能產生獨特風味。風選間:擺放有大型機具,由輸送帶、風選箱等構成。啟動機器後,利用風力鼓動茶葉,依輕重區分級別,為確保品質的第三步驟。台灣傳統製茶流程與技術向來嚴謹,務實的品管,見證了台灣製茶的歷史,也讓台灣茶揚名海外。在這個地球村的時代,新芳春茶行吸引了不少外國朋友前來造訪,體會製茶樂趣,別有一番風情。 傳統產業蘊藏著先人的智慧與血汗,茶葉也曾為台灣創造輝煌的歷史。雖然時代的腳步不斷向前,造訪老茶行,透過懷舊建築、製茶器具與烘焙設施,依然讓人領略讚佩先人務實與精益求精的精神! 前一篇文章 【薪火相傳】 溫馨五月:國際護師節 下一篇文章 【說文解字】 試論「言必信,行必果」 熱門新聞 01美商白皮書 台半導體、AI有缺電風險2025.06.11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生活(二)3-22025.06.1103【閃文集】 都柏林人2025.06.1004【斗室有燈】千鈞一髮的瞬間2025.06.1305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訪韓佛法僧名剎2025.06.0906洛杉磯抗議潮擴大 川普派500陸戰隊員待命2025.06.1007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深化台韓佛教法誼2025.06.1008男子僅穿泳褲埋雪中2小時 破紀錄2025.06.1109生態攝影師 拍到真實版雀躍不已2025.06.1110雲林.莿桐 獻納米香傳千里 花海古厝映晨曦2025.06.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寰宇采風】里昂富維耶聖母院【走讀城鄉】擁抱社區的當代建築──師大美術館【心無界‧走入夢中佛的藝境──蔡宜璇創作展】人生無處 不道場【寶島踏查】宜蘭林朝英古厝【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時光飛逝】一顆蘋果的時光【書藝心語】 關懷 作者其他文章【寶島踏查】記憶迴聲:台中放送局 【創意巧思】變電箱華麗變身【美哉斯土】 台北心靈地標:天主教聖家堂【視覺DJ】湧泉洗衣池【優游藝林】國美館碑林藝文饗宴 【美哉斯土】本土風情教堂──雲林莿桐樹仔腳天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