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斯土】 台北心靈地標:天主教聖家堂

文/潘憲榮 |2025.05.23
75觀看次
字級
聖家堂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天主堂。圖/潘憲榮
彩繪玻璃講述聖家至埃及避難的故事。圖/潘憲榮
聖家圖像傳送家庭與宗教信仰。圖/潘憲榮
教堂內部寬敞,融入天幕意象。圖/潘憲榮

文/潘憲榮

台北聖家堂,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天主堂。站在街角放眼望去,一座四平八穩的教堂屹立路旁,散發出清幽寧靜的氛圍,猶似繁華城市中的一方淨土,傳送著溫暖聖潔的光芒。

位於新生南路的聖家堂,建於一九六二年,由知名建築師林柏年設計建造,歷時三年完工。外觀從空中鳥瞰呈十字架樣貌,啟用至今已超過一甲子,特殊造型與優美景觀,吸引絡繹不絕的朝聖人潮。

走進堂區,讓人有一種從喧囂走入寧靜的安適感。堂區有座高約一百一十公尺的鐘塔,頂端架設十字架,相當醒目;鐘塔由四根柱子建構而成,象徵天主教四部福音是信仰的基石,期勉教友遵行《聖經》意旨。

高塔下方有座典雅的聖母亭,安奉一尊來自比利時巴納維小鎮的聖母瑪利亞塑像。相傳在一九三○年代世界經濟不景氣時,聖母曾顯聖護佑人們走出困境,因而被稱為「窮人聖母」,寓意窮人守護神;當地教友為感念聖母帶來的正向力量,將聖像複製分送,聖家堂幸運獲贈一尊。

走進教堂內,宛如走入藝術殿堂,尤其當光線從格窗鋪灑下來時,更多了幾許奇幻感。內部的寬敞空間可容納上千人,更引人矚目的是,建築梁柱均巧妙隱藏於周邊牆壁裡,無梁柱的結構,讓人有身處大帳棚(天幕)的舒暢感。

最前方的牆面上,有一幅聖家壁畫,傳揚愛是家庭的重要元素,亦是宗教信仰的核心。祭台由大理石與木料建構,四周牆上則掛有耶穌走苦路的圖像,整體擺設莊嚴而隆重。

聖家堂最令人驚豔的,是十八幅經典的彩繪玻璃。這些十九世紀法國藝術家李維克的作品,乃是從比利時老教堂拆解後遷移而來。

當年,比利時的老教堂將要改建,希望把拆下的古典彩繪玻璃轉贈給需要的教堂,台灣的丁松青神父得知此消息後,便主動爭取將這批珍品送來台灣。當時,聖家堂的主任司鐸義籍神父王秉鈞,主動商請將這些珍品安置在聖家堂,丁神父也爽快答應。更令人讚歎的是,聖家堂正好有十八面窗戶,尺寸也剛好和這些彩繪玻璃吻合,巧妙的緣分一時傳為美談。

一百四十餘年的彩繪玻璃,在陽光映照下重新散發迷人風采,訴說著《聖經》故事:〈瑪利亞獻身天主〉、〈耶穌誕生〉、〈最後的晚餐〉、〈耶穌受難〉等十八處場景。宗教與藝術的連結,散發出深邃而永恆的光芒。

喧囂城市裡的教堂宛如心靈地標,帶來祥和與寧靜。聖家堂,不論是建築、聖像或彩繪玻璃,都是絕美的創作,相較於歐美老教堂也毫不遜色,值得前去朝聖,領略其迷人風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