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的味道】 剝龍眼乾

文/吳一忠 |2020.08.29
1107觀看次
字級

文/吳一忠

拜讀《人間福報》蔬食園地5月23日徐鏞大作「甜蜜龍眼乾」,使我感觸良多。1940、1950年代,家境貧困物資匱乏,當時的我正值年少發育,有著用不完的活力,卻有一顆填不滿的胃,如何想辦法「找東西吃」,成為生活中的大事。

暑假期間,常帶著弟弟們前往蜜餞工廠打工,負責為食物上包裝。那時的廠房設備與衛生條件相當簡陋,採用的封口方式是蠟燭火黏合封,粗糙又不安全,好處是可以隨手拈來吃,對於那個年代缺少零食的我們來說,已是相當大的誘惑!

7、8月是龍眼盛產期,我們坐在矮板凳上,低頭彎腰,透過昏黃燈光,將剝下的龍眼肉置於鐵網上炭火加溫,煙霧裊繞,味道嗆鼻,有時薰得眼油直流,待溫度平穩,才略感舒適;炭火炙熱,若是溫度過高,手指跟著薰太久,失去覺察,往往一不小心便燙著了,這時抹藥後仍續上工。

龍眼加熱後,果肉可稍微剝離,使用錐子從尾部裂縫處向上一鏟,整片翻轉後捏住摘下,就可看見透明晶亮的龍眼果肉,像極一朵花瓣。嘴饞時偷嗑幾片,嘗起來美味可口,工資卻是論斤計酬,整日下來只有新台幣4元,那是至柑仔店買幾塊花生糖就泡湯了的微酬。

龍眼乾可加在甜品裡、泡茶、煲湯、入菜,能滋養補血、調氣健身、抗衰老、增強記憶、消除疲勞、安神定志。隨著台灣經濟成長,龍眼乾已成時髦零嘴;窯燒炭烤升級為嚴選伴手禮,整盒包裝更是價格不斐,剝龍眼乾的畫面不復再見。

時值龍眼豐收期,至台南市東山區旅遊,見到屋簷下有婦人圍坐矮桌,桌旁放置一台電熱爐(已不用炭火),邊剝龍眼邊聊天,不禁勾起我回憶,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