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的故事】 國絲修復師 8 年修復清宮服

文╲記者崔力、王俊祿 |2020.08.29
2321觀看次
字級
完成修復的慈禧「十二章」紋女龍袍。圖╱中國絲綢博物館提供
歷時多年終於完成修復的慈禧隨葬品陀羅尼經被。圖╲新華社
完成修復的慈禧「十二章」紋女龍袍的部分細節。圖╲新華社
擔任此次修復工作技術總指導的樓淑 琦正在進行文物修復工作。圖╲新華社
中國絲綢博物館的修復師趙若含正在 對絲織品文物進行修補和整理工作。圖╲新華社
完成修復的慈禧「十二 章」紋女龍袍和夾衣。圖╲新華社
文物修復師戴華麗正在進行絲織品文物的 修復工作。圖╲新華社

文╲記者崔力、王俊祿

立秋剛過的杭州城,暑熱還未褪去。走進中國絲綢博物館的修復室,一陣涼爽便撲面而來。

今年八月初,清東陵慈禧及容妃服飾修復成果展在中國絲綢博物館拉開帷幕,二十件精美的文物在國絲修復師們的八年努力下,終於再放光華。其中極珍貴、修復難度極大的展品,無疑是慈禧下葬時包裹著她的陀羅尼經被以及「十二章」紋女龍袍。

此次展出的絲織品主要來自慈禧定東陵地宮和容妃園寢地宮出土,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包括袍服、夾衣、鞋帽、枕、褥、被,以及荷包等多個品類。

而這背後,離不開一個強大的絲織品文物修復團隊的支撐——中國絲綢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室。在這家文物「醫院」裡,修復師們以靈巧的雙手悉心為文物們「動手術」,解決各項「疑難雜症」,心若游絲,只為讓精美文物再現光華。

拯救生病的文物

二○一三年冬天,天還下著雪,時任中國絲綢博物館技術部主任的汪自強帶領王淑娟、樓淑琦、楊汝林等三位同事來到遵化,正式開始清東陵委託的一批絲織品文物的修復工作。而這批文物裡,就有與慈禧太后一同下葬的具有極高科學價值的陀羅尼經被和龍袍。

「當時,我們住在清東陵裡面,我現在還記得,我們當時需要把文物一件一件從庫房裡搬出來做信息提取、制定修復方案。那時候,室外飄著雪花,屋裡沒有暖氣,庫房裡的燈忽明忽暗,我們把慈禧太后的龍袍、夾衣連帶著底下的一塊大玻璃板,搬出了庫房。有機玻璃在低溫下是『嘎嘣脆』的,搬運時一定要很小心。」王淑娟回憶道。

這批文物的修復方案於二○一三年三月順利編寫完成,同年八月得到大陸國家文物局批復,二○一四年起文物分批運至中國絲綢博物館。

原計畫兩三年就完成修復的陀羅尼經被一拿回來,修復師們才發現這是個難啃的「硬骨頭」,於是修復計畫一放再放,直到最後其他的十九件文物都修好了,請了專家來會診,才決定大修,把後面墊著的紙和漿糊全都去掉,恢復紡織品的柔軟狀態,直到二○一九年七月才完成修復。

「文物生病了,我們的職責就是去拯救它。作為文保科學家來說,眼睜睜地看著一些文物卻救不了它們,那個時刻才是最無力的。」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中國絲綢博物館)主任周暘說。

「我們其實就只是『文物』醫生,在我們眼裡文物並沒有什麼尊貴不尊貴,只要文物『病了』,我們就要去給它治病,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周暘說。

在中國絲綢博物館的修復室外牆上,印有四個大字「寬、厚、專、精」,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介紹,「寬、厚」是指做人要寬厚,做學問基礎要紮實,視野要寬,但博物館的核心還是「專、精」。

「我們是以中國絲綢為核心的,國際上最大的集收藏、研究、傳承、展示於一體的紡織服裝類專題研究性博物館,在國內做紡織品研究,我們具有較強的優勢。」趙豐說。

除了靜心還需體力

在明亮的燈光下,幾位紡織品文物修復師們拿著鑷子、針線甚至搭著架子,對即將展出的珍貴文物進行最後的修補和完善工作。

修補紡織品文物,需要心極靜。文物修復界的一位老前輩曾寫道:「黃庭堅有詩云,『心似蛛絲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此余工作之寫照也。」

「紡織品文物修復工作,光靜心不行,還需要體力。」中國絲綢博物館的資深修復師,擔任此次修復工作技術總指導的樓淑琦說,紡織品文物修復和古籍修復一樣,要「修舊如舊」,過多的修補會對文物造成二次損害。

從事古代紡織品文物修復二十多年來,她基本上一年就得換一副老花鏡,有時太專注於修復而忘記了時間,腿都會站到一壓一個坑。

修復慈禧太后那件帶有「福」字的夾衣時,「就好像疊漢堡一樣」,文物下邊墊一塊背襯,上面蓋一塊縐絲紗,把文物夾在中間,再沿著文物的破損邊緣修補。

而修復陀羅尼經被時則需要裁去原本裝裱好的天地桿,去除裱背紙,再用適量的去離子水均勻潤溼殘留漿糊部位,用薄竹籤將表層漿糊小心刮除;糾正裝裱時造成的局部變形,做到經平緯直,而這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極盡小心。

在絲綢博物館的修復室一側,從事了十一年文物修復工作的戴華麗,正在小心翼翼地穿針引線,十分嫻熟地進行著修補工作。即使在距離文物非常近的地方定睛觀看,也只能隱隱約約看到她手上極細的針,卻怎麼也看不到正在修補文物的細密絲線。

中國絲綢博物館技術部副主任王淑娟說,這裡的修復師們見過的最細的絲線,能夠細到頭髮絲的九分之一,而用最細密的針腳去修復,才更能夠更大程度地保持文物的原樣,一般人不仔細看,完全看不出修復過的痕跡。

「修復的時候沒有最難,只有更難,有時候遇到三維的東西,比如說一個立體的小帽子,這種就很難,要放在手心一點一點地修,不能壓,也不能噴水、定形,這個時候,使的就都是虛勁。」戴華麗說,看到文物健康「出院」會就非常有成就感。

「雖然我們不能讓文物完全重現當年的芳華,但是最起碼到目前為止,它的病害已經穩定了。」王淑娟說,「我們在修復的時候,把那些串著珍珠的線頭都保留了下來,就是希望能夠在原樣修復的同時告訴大家,這件陀羅尼經被當年的確極盡奢華。」

一睹清王朝最後的榮耀

在這批展出的絲織品文物當中,修復難度最高,同時具有極高科學價值的莫過於清東陵慈禧地宮出土的陀羅尼經被。

經被長二百九十公分,寬二百七十五公分,織物產地為江寧(南京)織造。四重邊中心為佛塔,緞地織捻金的圖文,上有漢字楷書篆體,共二萬五千多字,裝點有「十二章」紋和萬福萬壽花紋。

經被中心部分是由經文組成的喇嘛塔,塔頂有楷書漢字橫額,自左向右排列著「慈航渡福」,塔身橫向多格,書寫了一部回環的金剛經,共計六千七百多字,經被的其他位置還織有唐玄奘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北齊的「高王觀世音經」。

「陀羅尼經被是清代皇家的喪葬用品,當年慈禧太后去世,就是這張經被包裹著她,這次也是這件文物全面修復後首次面對公眾。」周暘介紹,慈禧陵棺內隨葬的織金陀羅尼經被,大大超過了習慣的作法,其用料之精,幅面之大,工藝之善,圖文之美,都是罕見的。

「整個經被花紋繁複且設計精巧,我們今天看起來,它可能是不起眼的棕黃色,可是當年,這件經被應該是金光閃閃的明黃色,而且上面還綴著八百二十顆珍珠,一定是極盡奢華,很可惜後來被盜了。」周暘介紹。

慈禧太后下葬時身著的「十二章」紋女龍袍也在此次修復展示的文物之列。袍身前後繡有本只限於帝王的龍袍上使用的「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紋,彰顯龍袍主人的尊貴地位,還用金線繡有三十一個「佛」字,「佛」字上當時還綴有珍珠,華美非常。

修復好的陵寢出土服飾,雖然已經沒有了原有的絢爛色彩,但是近距離站在修復好的文物前,依舊可以感受到當年這份文物所承載的滄桑與厚重,讓人一睹清王朝最後的榮耀。

「絲綢就像是我們中華文明的胎記一樣,它既沒有遲到也沒有早退。有些文物命運多舛,但是它能夠留到今天,與我們相見,對於我們現在的人來說就是一種緣分。」周暘感慨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