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政治限電的背後

 |2020.08.19
2866觀看次
字級

經濟部於日前悄悄地公告修正「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新增條文「因政治、經濟、戰爭、天災或其他重大因素」導致國內電力供應預期發生嚴重不足時,中央可以啟動緊急限電。這個條文應證了各界對於民進黨能源政策的擔憂,令人不解的是,經濟部這項修法,台電完全不知道,連主管電力的機構事前都沒被徵詢,這項修法完全是為了供電不足先找下台階。

經濟部說明,因為現行規定主要是針對「一般性電源不足」,對於「重大因素」導致的電力不足並沒有明確規定,因此有必要修法讓政府在因應時於法有據。

其實,這些「重大因素」根本不造成限電問題,因為發生天災或是戰爭等重大事變的時候,只會斷電,過去風災、水災導致的斷電,民眾不會怪罪政府,台電也會盡快修復,政府根本就不必因為天災而限電,因為自然斷電造成部分地區停電,反而不會產生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戰爭也是一樣,只會因破壞電力而斷電,沒有供電不足的問題。

可見,這項修法明顯是把重點擺在「政治、經濟」因素,甚麼是可以導致限電的政治或經濟因素?實在太籠統,說白了,就是「政府覺得有需要時」就限電。

政治因素和限電有甚麼關係?難道朝野在立法院打架時要限電嗎?還是柯文哲不聽話的時候,台北要限電?抑或是哪家媒體不聽話必須讓該媒體停電一個月?從來沒聽過有哪個國家可以把政治因素當作停電的藉口。

至於經濟因素就更莫名其妙了。經濟因素只有更需要大量的電力,因為所有廠商、企業發展當然需要更多的供電,除非是要將電力分配給一些高科技大廠如台積電使用,其他周邊地區必須限電。台積電號稱護國神山,用電量非常大,但供電是政府必須提供給企業的基本條件,沒有理由挖西牆補東牆。為何需要這樣分配?理由很簡單,對科技廠的供電不足,必須由附近居民分擔。然而供電不足是政府的責任,怎可把這項責任丟給民眾去承受?

從這項修法明白顯示,經濟部早已預知供電會不足,先為限電找法律依據。政府不從開發能源著手,卻想盡辦法要限電,根本原因就出在民進黨的能源政策。非核家園是其一貫的政策,二○二五年的核電大限即將到來,核電廢止之後,民進黨盡全力開發的綠電根本不敷成本,現在為了太陽能,各縣市在農地「種電」的情況已經搞得台灣農村生態大亂,招標來的各國風電品質良莠不齊,價格也高出國際許多,綠電讓民眾感受到的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沒有看到任何成果。

為了彌補廢核的電力,只好再開火電,曾經考慮興建深澳燃煤電廠,民進黨政府在申辯時還硬拗這是「乾淨的媒」,這項提案在遭到地方政府和環保團體的反對後,宣布停建。最近台中火電廠更因為重啟發電,引發經濟部和台中市政府的一場「用肺發電」之戰。火力發電不只無法應急,更影響國民健康,這是不爭的事實。

經濟部的這項修法,一看就是為了應付供電不足時作為限電的藉口,硬著頭皮廢核,又無能開發足夠的綠電,只好從限電下手。

用電愈來愈吃緊,面對莫名其妙的被限電,民眾只有自求多福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