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氣體董事長】石平湘 看準方向 慢就是快

文/記者張小軍、李興彩 |2020.08.16
1690觀看次
字級
清瘦、謙遜,說話不疾不徐,恬淡的語氣中透出一種骨氣,這是華特氣體董事長石平湘給記者的初印象。 圖/新華社

文/記者張小軍、李興彩

清瘦、謙遜,說話不疾不徐,恬淡的語氣中透出一種骨氣,這是華特氣體董事長石平湘給記者的初印象。

做了八年農民,好不容易端上了公務員的「鐵飯碗」,但只因為聽到一句「氣」話,石平湘便一頭進到了完全陌生的領域——氣體行業,就是為了爭一口「氣」,努力二十七年。

回首過往,石平湘對記者說得最多的,卻是「不要著急,慢慢來」。

為何撥動創業的心弦

當初,是什麼撥動了創業的那根心弦?這是很多優秀企業家常被人問及的話題。

對石平湘而言,僅僅是因為一句話——「中國的化工人是吃素的嗎」。穿過悠長的回憶,石平湘複述這句話時,語氣仍然帶著激動。

一九九○年代,改革春風浩蕩,建設如火如荼。彼時,廣東佛山正準備中國大陸第一個集裝箱項目——廣船集裝箱項目,不過,由於缺少二氧化碳這種配套氣體,項目無法立項。

石平湘回想起自己還在下鄉做農民時,曾在佛山三水觀摩過二氧化碳氣井噴發的現象,於是主動獻計。在一番牽線運作後,上述項目很快就有了進展,佛山市和廣州造船廠對氣井進行開發改造,最後保證了項目的二氧化碳供氣。

此後,佛山市加大了對二氧化碳氣體的重視,組建了二氧化碳研究所,並將石平湘調入研究所工作。自此,石平湘開始真正接觸氣體行業,並結下不解之緣。

之後,石平湘又調入佛山市科委工作。有一次,科技部一個調查小組來佛山調研集成電路的產業狀況,石平湘參與陪同調研。在一次小組會上,一位高級工程師突然一拳頭砸到桌子上,憤然道:「中國的化工人是吃素的嗎?」這句「靈魂拷問」,震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石平湘。

這句因缺氣而生的「氣話」,讓石平湘深刻認識到,中國大陸製造業水平發展得愈高,工業氣體和特種氣體的需求量就愈大。然而,彼時有能力進行氣體生產的中國大陸企業卻寥寥無幾。而且,不僅是積體電路所需的各類高純度特種氣體,就連大宗的普通工業氣體,大陸也幾乎依賴於外資廠商。

石平湘沒有光生「悶氣」。一九九三年,他放棄了政府部門的工作職位,走上創業之路,創立了廣東華南特種氣體研究所,即華特氣體的前身。

「至今,這句話依然在激勵著我前行!」思緒回到現實,石平湘說得仍然激動。

人才是一個大難題

一開始,華特氣體做的是普通工業氣體的充裝與零售,創立當年,就開發出第一款氣體產品——氬氣。

提起氬氣,石平湘又笑呵呵地講起一個故事。當時,華特氣體想動員一家國有摩托車廠將鉛焊改為氬弧焊,使用公司的氬氣,但未果。孰料,幾個月後,該廠又主動找上門來要買氬氣。原來,這個廠家去巴黎參加車展,看到先進的同行都在採用氬弧焊的技術,不僅能節省一半鋼材,還能讓車架賣出貴一倍的價格。

「中國的工業一定是往高技術加工的方向發展。」這件事之後,石平湘下定決心,華特氣體要以普通氣體為重點,以氬氣為主導,開發多種混合氣體。

不過,人才是一個難題,彼時材料領域的科班人才少之又少。由於歷史原因,石平湘自己也錯失了上大學的機會。沒有條件,就要創造條件,石平湘於是先從自學開始。

「為了開發焊接保護氣,我看過的材料疊起來有一尺半厚。」石平湘用手比劃著說。哈爾濱工業大學焊接所是大陸焊接領域的權威,其出版的專業材料,石平湘一本接著一本地啃。遇到看不懂的英文,他就寫信給焊接所的研究人員,請他們幫忙翻譯成中文。最後,華特氣體成功開發出焊接保護氣。直到現在,石平湘還保持著閱讀專業資料和做筆記的習慣。

石平湘介紹,華特氣體以普通的工業氣體開局,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包括電子特氣、混合氣、高純氣體、有機氣體、標準氣體、照明氣體、醫用氣體、稀有氣體和其他混合氣等在內的多產品線,產品超過二百多個品種。

別人眼中的困難成了他成功的機遇

如果說跨入氣體行業是一大挑戰,那麼從普通工業氣體跨入特種氣體,則是挑戰的升級版。

在華特氣體成立的第四個年頭,石平湘又瞄準了特種氣體。二○○○年,華特氣體開始致力於特種氣體研發。

與「量大面廣」 的普通氣體不同,特種氣體是一個「小眾市場」,具有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特點。以半導體用電子特氣為例,現有單元特種氣體二百六十餘種,可配製成二萬五千多種混合氣體。其中,主要的品類包括清洗蝕刻類、光刻氣、外延氣體、摻雜氣體等。

長期研發做為後盾

「在半導體的幾百個製程工序中,幾乎每個工序用到的都是不同品種、不同純度、不同含量的特氣。」石平湘介紹,半導體對特氣不僅要求純度高,還要及時的供應,一系列的標準近乎苛刻。更為重要的是,特氣產品進入晶圓製造廠的驗證周期很長,這是一項需要堅持的漫長工作。

樂觀豁達的性格下,別人眼中的困難成了石平湘的機遇。他告訴記者,華特氣體之所以敢進軍特種氣體,就在於有長期的技術研發積累優勢。從做工業氣體開始,石平湘就有意識地要求研發人員將所有的工藝、數據進行整理保存,這些數據用在新產品研發過程中,減少了犯錯,大大縮短了研發的進程和難度。

在飛秒技術替代了眼科準分子雷射技術後,華特氣體將該項技術從醫療市場轉入了積體電路領域,開始研發光刻氣。

「兩種氣體都含有微量的氟,工藝基礎是相同的。」石平湘告訴記者,因為有技術積累,華特氣體很快研發出光刻氣,不僅成本低,可靠性還高。「目前,全球有四家氣體公司的光刻氣通過了阿斯麥(ASML,即艾司摩爾公司)的驗證,華特氣體是唯一一家中國公司。」石平湘說。

「難歸難,但能解決難題,就值得去做。」對於選擇做「出大力、掙小錢」的特氣生意,石平湘笑呵呵地說。

在電子特氣領域堅守二十餘年,華特氣體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對此,石平湘如數家珍:二○○五年,公司的第一個特氣產品高純二氧化碳進入了日本TDK子公司東莞新科電子;二○○七年,公司的一氧化氮進入了三星;二○一二年,公司的四氟化碳打入台積電;二○一三年,公司的六氟乙烷開始供應中芯國際……

據披露,截至二○一九年底,華特氣體獲得了一百零一項專利,參與制定了三十項國家標準,逐步實現了高純六氟乙烷、高純三氟甲烷、光刻氣、高純四氟化碳、高純二氧化碳、高純一氧化碳、高純八氟丙烷、高純一氧化氮等近二十個產品的進口替代。

10年板凳終有收穫

「不要著急,慢慢來。」在採訪過程中,石平湘多次說。

回首二十七年的氣體從業經歷,石平湘最大的感悟是做事情不能著急,看準了方向,然後持續投入,板凳坐得十年冷,終歸會有收穫。

而當普通工業氣體的市場在急劇膨脹,快速「催肥」了一批氣體類的公司。如果華特氣體選擇繼續在普通工業氣體的道路向前發展,或能更快地達到現在的企業規模。不過,華特氣體選擇的,卻是一條「縱向」的發展道路,即不斷向更高水平的技術領域挺進,以時間換取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下一步,往產業鏈上游走,解決原材料問題。」石平湘告訴記者,相對於工藝的複雜,當前國產半導體特氣公司面臨的更大難題是「多品種」的問題。「我的想法是,在維持一定的企業利潤下,華特氣體有責任擔當持續投入特種氣體,這不僅是公司長遠發展的需要,也是為國家解決難題的需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