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早期的月球可能擁有持續2億年的岩漿海洋,比科學家認為的更長。研究人員說,這些新發現可能揭示了地球和太陽系其他部分的形成。圖/台北市立天文館
文/台北市立天文館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早期的月球可能擁有持續2億年的岩漿海洋,比科學家認為的更長。研究人員說,這些新發現可能揭示了地球和太陽系其他部分的形成。
科學家認為地球大約在45億年前出現,而月球在不久後誕生。對月球起源的主要解釋是,它是由兩個原行星碰撞造成的,其中一個形成新生的地球,另一個則形成如同火星大小般名為特亞(Theia)的天體。
德國航空太空中心的行星科學家墨利斯指出,早期的月球從這次巨大撞擊的碎片中聚積而成,碰撞後溫度之高,足以使其地函岩石大量熔融,形成所謂的岩漿海洋(magma ocean)。
墨利斯說,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古代月球岩漿海洋凝固的模型。該模型考慮了當時許多發生過程的影響因素,包括一些先前研究中皆被忽視的部分。其中一個過程就是地函的對流(在固體地函中形成漩渦和攪動的方式),若發生在地球上,則會導致火山活動。
總而言之,科學家發現月球岩漿海洋可能維持1.5億到2億年後才凝固,持續時間比之前認為的要長10倍。他們還估計月球形成於44億至44.5億年前,比之前的估計晚了5000萬至1億年,這個年齡與地球的地核年齡非常接近。此篇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