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 帶著想像力去上學、閱讀《獅子一起去上學》《騎恐龍去圖書館》

文/李明足 |2020.07.26
3286觀看次
字級
《獅子一起去上學》圖/米奇巴克、步步提供
《騎恐龍去圖書館》圖/米奇巴克、步步提供

文/李明足

兒子剛上幼兒園,我找到工作地點附近的幼兒園,開車接送。才過一個月,他要求:「我可以坐龍貓公車上學嗎?」,那時期許多孩子都著迷《龍貓》故事,於是我們度過了一段換兩班公車上學的日子。

有一次幼兒園舉辦「玩具分享」,他回來說:他有一個猩猩媽媽。原來班上一位小朋友帶來一個比他高大的猩猩布偶,全班小朋友紛紛投入大猩猩懷裡,自由演起猩猩家族的戲碼。

喜歡有想像力的故事

蒙特梭利認為三到六歲的兒童開始慢慢積累經驗,是「有意識階段」。這時期孩子的想像力特別豐富,他們會從日常生活衍生許多聯想。赫洛克等心理學家發現兒童期的孩子閱讀偏愛動物、神仙、有趣的、非事實的(具想像力的)。依這種觀點,就不難理解,何以孩子想坐龍貓公車、喜歡在猩猩媽媽懷裡。他們在情緒內控下,對大型動物有安全感的依附。所以有一類型的繪本故事是:大人搞不懂為何孩子如此喜歡恐龍、獅子、老虎這類繪本?像宮西達也的恐龍系列繪本非常受孩子喜愛就是一例。

本土原創的《騎恐龍去圖書館》就是以孩子喜歡的恐龍為要角的故事,它是《騎恐龍去上學》的延續故事。一群孩子騎雷龍去圖書館聽故事,但是雷龍太大,又沒有圖書證,不得其門而入,雷龍怎麼辦?好故事總會峰迴路轉,館長請雷龍去當「書巴士」到各地邀大家來讀書,連故事奶奶也會為雷龍講故事。

許多孩子讀完這本書後,只止於羨慕地說:「我希望有一天可以騎著恐龍去上學,去圖書館。」但這故事有更深意涵,爸媽可以引導孩子從喜歡恐龍,進而去思考如何幫助不能去圖書館閱讀的人?

另外,這本書的書衣是一份知識小禮物,讓孩子認識甚麼是「行動書車」。告訴讀者世界各地有特色的行動書車,親子共讀後,有一起長知識的小驚喜。

撫慰害怕上學的孩子

另一本《獅子一起去上學》也是以大型動物獅子為主角的延續故事,讀過上一本《獅子要藏在哪裡》的大小讀者都知道,這隻獅子不同於一般齜牙咧嘴的凶狠獅子,牠很溫柔,愛捉迷藏也愛小孩。當艾莉絲要上學,牠多想保護她。可是不管牠藏在哪裡,老師總會發現,但是老師卻沒發現獅子躲在車頂上,跟著他們去博物館參觀。雖然牠在博物館施展躲藏功被發現了,在回程因為有牠,救大家脫離暴風雨。從此變成這一班有專屬「獅子校車」。

分享完故事後,發現孩子樂於翻頁尋找獅子躲在哪裡?沒有孩子說「獅子很可怕」。這也是這本圖文故事的高超手法。除此之外,對家中有剛入學孩子,親子可進一步討論書中另一層寓意:以獅子的友誼撫慰剛入學孩子的分離焦慮感,也鼓勵孩子在學校遇到挫折排擠時不要畏懼,要學獅子正向積極面對。

想像力比知識重要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想像力與兒童發展有很大關聯,如果孩子缺乏想像力,必然缺乏創造力。

當孩子翻閱《獅子一起去上學》、《騎恐龍去圖書館》時,笑得嘴角一再揚起。請別急著告訴他:「故事是假的,恐龍早就滅亡了,原野上的獅子會吃人,很可怕。」否則爸媽可能會聽到,孩子剛萌芽的創造思考能力折斷的聲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