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教練林建宏 聞出製香好本領 邱榆蕙 |2020.06.18 語音朗讀 62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每日工作之前,林建宏先練鶴拳。圖╱記者邱榆蕙 等待晒乾的線香。圖╱記者邱榆蕙 老師傅閉眼製香,汗水與香粉在身上糊成一團,如同以身供養眾生。圖╱記者邱榆蕙 【記者邱榆蕙宜蘭報導】通常燒一支香,頂多數小時便能燒完,手工製香的老師傅,卻要花上整整四天時間,身染香塵、以身供養,直至白髮轉褐髮,才得以成就人人於佛前點香的心願。宜蘭頭鎮老製香廠「己文堂」,去年夏天經歷一場大火,燒去二千多萬香材、香品,讓第二代接班人林建宏當場全身顫抖,卻也讓傳承下來的父業聲名遠播,林建宏重整、重生香廠,更堅定地說:「香文化不能斷,教育很重要。」走進製香廠,老師傅正全身使勁的甩動,粘粉、吃粉、吃水、靠水、抖香等完成十二道程序,空氣粉塵密度高,令人無法睜開眼,師傅們必須閉眼製香,為避免香粉沾黏衣服,只好身著短褲,髮膚均染成褐色,汗水與香粉更在身上糊成一團,難受程度可以想見。林建宏的父親林己能十三歲開始學製香,盼望能開一間製香廠,年過三十之後,才與兄弟林文欽創立「己文堂」,至今歷經半世紀。「父親和叔叔創業時我才小學,前幾年全年無休,我凌晨兩點醒來,看到他們還在工作,過年圍爐也是送完才回家。」林建宏講述父叔當年創業維艱。原想當武術老師的林建宏,從文化大學國術系畢業後,回到家裡製香廠,白天跑業務,晚上教鄰居小孩武術,一心兩用。他雖然是「聞香」長大的,卻一點都不了解香的區別,初跑業務時,被客戶說「你都不懂,是要跟人家賣什麼香?」之後,林建宏開始聞燒香味,學習香的產地,譬如檀香有來自印度、萬那杜、斐濟、東加王國、緬甸、非洲、澳洲等數十個國家,澳洲產地又屬西澳檀香為上乘。除產地外,一棵樹的樹頭、樹幹、樹根、樹枝,所呈現的香味也不一樣,裁切後的一根木頭,頭中尾的香氣強烈程度不一,可能分別有奶香味、果香味、花香味等等,林建宏笑說:「我到現在還在學。」推廣香道 佛大學行銷管理二○一四年,林建宏「聞」出興趣,一頭栽入香味的世界,發現點香,不限宗教祭祀,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香品就被奉為達官貴人的奢侈品,中醫典籍裡也記載香的妙用。林建宏從閱讀大量書籍,包括《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古籍,正確認識香品的作用,甚至國外翻譯書《香料漂流記》,也是他的書目之一,因而林建宏在製香廠中有一間調香室;也到佛光大學修習行銷管理的碩士學分班。有別於父親時代,林建宏添購香粉研磨機,直接與貿易商取得原料,讓他能採購品質更好的木頭,並準備推出自有品牌,未料遇祝融而損失千萬貨品,卻也讓他看到管理疏失。從此,只要人離開製香廠,一定要關閉電源、門窗,避免憾事再度發生。傳承文化 搭建香品展示間許多人對香的觀感不一,林建宏解釋,「只要你聞起來不舒服,就不是好香。」製香者選擇天然原料很重要,而天然原料中又分許多等級,消費者若懵懂買了不好的香品,就會一概而論,這是現在製香者所受的挑戰。「許多百年流傳的製香配方,現在不見得適用。」林建宏表示,像是過去漁港燒香,製作氣味濃烈的線香,才能掩蓋氣味,但是現代人多在室內點香,需要粉薄、細短的香,才能長久。為傳承香文化的知識與歷史,他也正在搭建香品學習展示間,讓學子有機會認識香文化。 前一篇文章 白沙屯媽恢復進香 7月5日出發 下一篇文章 東禪寺開放禮佛 機器人迎賓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8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09雲梯2025.07.01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龍善宮護法大將軍誕辰 清德寺祝賀芙蓉花城綜合體育中心開幕 大馬佛光人見證巴西玉米豐收節 如來寺傳揚三好洛杉磯協會知賓 內外兼修展開服務荷華寺25周年 首辦佛光家庭祝福禮以音樂搭建東西方文化交流橋梁 德國Dorheim鎮1250周年慶 佛光合唱團獻唱 作者其他文章阿婆供奉落難神明 守護路口安全20部佛教漫畫 林鉅晴創作利生穿梭廟頂 徐明河剪黏一甲子祖孫打造蔬食髮廊 讓理髮客人愛吃素影音/布施菜蟲 詹鴛鴦佛心製酵素全班創作繪本 畫出不能說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