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中海艦海事博物館

 |2020.06.07
3293觀看次
字級

高雄市歷史博物館有意保留海軍中海號登陸艦,發展成海事博物館,豐富港都海洋意象,並為地方觀光產業打底。史博館與海軍司令部、海事史專家日前已會勘過中海艦現況,發現船體泡在港邊海水中,已鏽蝕有沉船之虞;未來修復外殼、內裝、充實館藏,皆需財務支持才能成局。

台灣四面環海,有心提倡海洋文化的產官學界已設了基隆的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台北的長榮海事博物館、新北的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曾到高雄旗津經營陽明高雄海洋探索館,現已停止營運。高雄是全台最大軍港、貨櫃港、遠洋漁港的匯集地,欲藉中海艦推出新的海博館,務請掌握後發優勢。

高市史博館選擇中海艦為海博館載台,是很好的選擇。這艘二戰後美國援贈給中華民國的登陸艦,於八二三砲戰次日進金門料羅灣運補,遭大陸兩梯次快艇、魚雷艇攻擊,船尾中雷,仍反擊轟沉陸方來攻之艇;且堵漏成功,遭重創仍能拖往澎湖再轉菲律賓修整復原,回歸現役至十年前才解甲。

美國生活雜誌曾刊出中海號受創照片,視此輕武裝的登陸艦為勝戰之艦,創造了英勇軍史。有此軍功,是老兵難忘的話題,先天即擁有基本支持者。她又是離島官兵軍民穿梭海峽的交通艦,許多坐坦克艙上前線的台灣兵,終身都會樂談當年揮別親人、熄燈夜航、暈船到坐臥難安的往事。

後發的海博館不能只靠軍史或懷舊風上市。民國一百年,海軍應台南市政府要求,把除役的陽字號驅逐艦德陽號泊靠安平港,用軍艦博物館之名開放參觀,靜態展示部分艙間設備與武器系統;既乏知性導覽說明,展品亦欠廣博,類似在公園陳列除役戰鬥機,一景而已。

中海艦海博館必須擺脫類似德陽號那樣純擺設的命運。台灣是四海人文的輻輳區,歐洲海權國家東進時皆欲占領台灣,先有西班牙、荷蘭,後有法國、英國、日本,連美國船艦也靠泊過基隆買煤。明鄭用武力趕走荷蘭人,清朝淮軍名將劉銘傳以陸軍抗擊法國海軍,保住疆土,陷法國將領孤拔於澎湖病亡。甲午戰爭清朝北洋艦隊敗陣,割讓台灣給日本;半世紀後經八年抗戰中國打贏日本,光復台灣。這些歷史興衰轉折皆與海事關聯,上世紀九○年代,網路上已有台灣人主持的中國軍艦博物館,詳述海戰始末。

後發的海博館允宜大格局還原史實,兼及元朝東征日本的艦隊編組、明朝鄭和下南洋的寶船艦隊,並蒐羅東西洋航海日誌關於台灣的記載,用豐富圖檔、模型、儀器與實物,展示海洋魅力;並與基、北等陸地建築物型的海事場館有所區隔。

網路社群台灣海事博物館的版主姚開陽是保留中海艦的推手之一,日前他貼文指出:「台灣不是大陸的邊陲,台灣曾經是大航海時代國際商貿航路的中心,在世界航海史冊占有重要篇章。」他期待從教育著手,幫助下一代成就真正的海洋民族。

中海艦海博館案能否美夢成真並發揮社教功能,期望順利通過有關法規、經費、政黨排他律等問題,全民共襄盛舉,玉成此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