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特有的黑腹翎鶉 文/林心雅 (Hsin-ya Lin) |2020.05.31 語音朗讀 37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 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 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 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公鳥的外型及羽色華麗斑斕。母鳥的羽色常和沙地融為一體。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 文/林心雅 (Hsin-ya Lin)很久以前就看過這種超害羞的鳥兒,但每次看到牠們,往往是遠處驚鴻一瞥,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觀賞距離最近的一次,是十幾年前在嚴寒的冬天,去新墨西哥州阿帕契之林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攝雪雁和沙丘鶴。美國西南地區屬大陸性沙漠氣候,晝夜溫差非常大,那天清晨氣溫降至了攝氏零度以下,待金色太陽一從山頭露出臉兒,便把大片乾燥沙漠曬得到處暖烘烘的,溫度迅速回暖,近午氣溫已變得十分舒適宜人。體型圓滾且生性害羞怕驚擾保護區鳥兒正常作息,我們自始至終一直躲在車裡,把車子當成偽裝網。因為經驗告訴我們,只要不出車門就不會把鳥嚇走。記得在行經保護區入口附近的灌溉渠道旁,驀然瞥見灌木叢邊的沙地上,有幾隻圓滾滾的鵪鶉(黑腹翎鶉)正低著頭專心覓食。「啊,是 Gambel’s Quail!」此鳥的棕褐羽毛顏色和周圍沙石環境相似,如果不是牠們身子在移動,很容易就會錯過。意外的邂逅令人驚喜,難得這次距離近在咫尺,好希望能拍到寫真。文堯慢慢把車滑到路邊並熄了火,我們再慢慢打開車窗。可惜車窗是電動的,無法手動搖下,加上四周無人異常安靜,那車窗嘎啦嘎啦滑下的聲響,仍讓這一小群超敏感的鵪鶉,迅速竄進了灌木叢。「拜託,請不要離開好嗎?」我心默禱。還好牠們只是暫且躲起來,並沒飛走──可能因為身材矮胖,據說這種鳥寧願奔跑也不願飛翔。我們決定在原地安靜守候,此時最需要的,便是耐心與堅持。民以食為天,鳥也一樣,果然不到十分鐘,牠們就一隻一隻探頭探腦地走出灌木叢,見無異狀,繼續低頭專心覓食。如黑色逗點的翎羽冠真是一種讓人過目難忘的鳥兒啊!長得如此憨厚渾圓,身型健美,喙短而堅硬,最可愛的是,牠們頭上頂著一個很有型的黑色翎羽冠,像個黑色逗點似的,隨著身體擺動而高低晃啊晃地。此鳥讓人一看就知男女有別,除了雄鳥的羽毛冠較大,比雌鳥更醒目些,最顯著的特徵是雄鳥臉部是黑的,額頭和下顎有白條紋,後頸、前胸與上半身是具光澤的青灰色,翅膀紅褐色帶著白橫紋斑,全身羽衣色彩也較棕褐色的雌鳥更斑斕華麗些。牠們的英文名稱為「Gambel’s Quail」其中,Quail中文是鵪鶉,之所以取名為「Gambel」,是為了紀念19世紀美國西南地區博物學家和探險家William Gambell而命名;其學名 Callipepla gambelii,分類上屬於雞形目齒鶉科。若按英文字面翻譯,可稱為「甘氏鵪鶉」。後來查書才知道,因其雄鳥腹部有一塊圓形黑斑,有別於其他近親如加州鵪鶉,因此正式的中文名稱是「黑腹翎鶉」。可惜我們看到牠們一直俯身覓食,沒能拍到雄鳥腹部那塊圓形黑斑。此鳥體型豐滿如排球般大小,嘴小而尖,翅膀短而寬,是美國西南索諾拉沙漠特有物種;身長約25公分,體重160到200公克不等,翼展34至36公分。牠們是群居的鳥類,不做長途遷徙,主要棲息於沙漠的灌木叢區,及其周邊植被稀疏的遼闊草原、農田和林地邊緣,也生活於鄰近水源之處。降雨量決定族群榮枯分布範圍包括了亞利桑納州、新墨西哥州、德州、科羅拉多州西側、猶他州和內華達州南端、加州東南。因為生性害羞,不愛暴露自己,牠們需要一個相當茂密的灌木樹叢棲息過夜,以便躲避敵人的追襲。黑腹翎鶉葷素不拘,但主食有9成來自植物,如各式各樣的種子和樹葉、漿果、灌木嫩梢、草根等。在春夏繁殖高峰期,會吃昆蟲以補充蛋白質,尤其幼雛孵出後,會吃較多的昆蟲,如甲蟲、毛毛蟲和蚱蜢等。從夏季到秋季,主食為漿果和仙人掌果實。像許多沙漠居民一樣,黑腹翎鶉的族群也須看天吃飯,每年會隨著該區降雨量多寡,而經歷「繁榮與蕭條」的循環。在冬雨充沛的年份,當地面覆蓋大量綠色植被,牠們會因食物充裕而繁衍能力大增。若遇乾燥的冬季以致春夏植被較少,也會導致較低的生殖力。數量穩定但不易親見我們看到雄鳥和雌鳥成雙走在一起,牠們是一夫一妻制的。繁殖期始於春天3月,通常由雌鳥在灌木下、仙人掌叢或其他較茂密植被中選一處隱密的巢址,但有時也會在樹上築巢。巢成碗狀,內襯草莖、樹葉和羽毛。通常一窩下5至15個蛋,每年孵1至2窩,孵化期3個多星期。由雄雌鳥共同築巢育雛,幼雛出生後,第1年夏天會和父母住在一起。根據《北美鳥類繁殖調查》,1966年至2014年間,此鳥族群數量似乎相當穩定,但有時略微下降,端賴當地氣候與降雨。因為該物種「繁榮與蕭條」的特性,使得牠們每年繁衍狀況變化很大,因此難以估計長期趨勢。據估計,目前全球繁殖種群為530萬隻,其中74%生活在美國,26%生活在墨西哥。雖然數量算多,我們和這害羞鳥兒不期然的「近距相遇」,至今也就那麼一回。牠們低頭覓食之際,頭上那黑色逗點輕晃著、點啊點的可人模樣,依稀歷歷如昨。 前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愛吃素的毛孩們 下一篇文章 最美音樂會 英國鋼琴家與象同奏美麗樂章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退休之後2025.05.01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擠擠做一夥的海獅葵花上的 美洲金翅雀默契十足的美洲白鵜鶘【相遇.北美大地】 阿拉斯加紅鮭魚 追尋記憶返鄉海中之狼虎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