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特有的黑腹翎鶉 文/林心雅 (Hsin-ya Lin) |2020.05.31 語音朗讀 41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 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 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 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相遇北美大地 黑腹翎鶉是種非常害羞的鳥兒,只要稍一靠近,就一溜煙地竄進茂密的灌木叢裡神隱起來。唯一近距離觀察的那次,親眼目睹牠頭上的黑色翎羽冠,像頂著可愛「逗點」的天線寶寶,隨著進食速度上下晃動著……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公鳥的外型及羽色華麗斑斕。母鳥的羽色常和沙地融為一體。圖/李文堯&林心雅 (Wen-yao Li & Hsin-ya Lin) 文/林心雅 (Hsin-ya Lin)很久以前就看過這種超害羞的鳥兒,但每次看到牠們,往往是遠處驚鴻一瞥,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觀賞距離最近的一次,是十幾年前在嚴寒的冬天,去新墨西哥州阿帕契之林野生動物保護區拍攝雪雁和沙丘鶴。美國西南地區屬大陸性沙漠氣候,晝夜溫差非常大,那天清晨氣溫降至了攝氏零度以下,待金色太陽一從山頭露出臉兒,便把大片乾燥沙漠曬得到處暖烘烘的,溫度迅速回暖,近午氣溫已變得十分舒適宜人。體型圓滾且生性害羞怕驚擾保護區鳥兒正常作息,我們自始至終一直躲在車裡,把車子當成偽裝網。因為經驗告訴我們,只要不出車門就不會把鳥嚇走。記得在行經保護區入口附近的灌溉渠道旁,驀然瞥見灌木叢邊的沙地上,有幾隻圓滾滾的鵪鶉(黑腹翎鶉)正低著頭專心覓食。「啊,是 Gambel’s Quail!」此鳥的棕褐羽毛顏色和周圍沙石環境相似,如果不是牠們身子在移動,很容易就會錯過。意外的邂逅令人驚喜,難得這次距離近在咫尺,好希望能拍到寫真。文堯慢慢把車滑到路邊並熄了火,我們再慢慢打開車窗。可惜車窗是電動的,無法手動搖下,加上四周無人異常安靜,那車窗嘎啦嘎啦滑下的聲響,仍讓這一小群超敏感的鵪鶉,迅速竄進了灌木叢。「拜託,請不要離開好嗎?」我心默禱。還好牠們只是暫且躲起來,並沒飛走──可能因為身材矮胖,據說這種鳥寧願奔跑也不願飛翔。我們決定在原地安靜守候,此時最需要的,便是耐心與堅持。民以食為天,鳥也一樣,果然不到十分鐘,牠們就一隻一隻探頭探腦地走出灌木叢,見無異狀,繼續低頭專心覓食。如黑色逗點的翎羽冠真是一種讓人過目難忘的鳥兒啊!長得如此憨厚渾圓,身型健美,喙短而堅硬,最可愛的是,牠們頭上頂著一個很有型的黑色翎羽冠,像個黑色逗點似的,隨著身體擺動而高低晃啊晃地。此鳥讓人一看就知男女有別,除了雄鳥的羽毛冠較大,比雌鳥更醒目些,最顯著的特徵是雄鳥臉部是黑的,額頭和下顎有白條紋,後頸、前胸與上半身是具光澤的青灰色,翅膀紅褐色帶著白橫紋斑,全身羽衣色彩也較棕褐色的雌鳥更斑斕華麗些。牠們的英文名稱為「Gambel’s Quail」其中,Quail中文是鵪鶉,之所以取名為「Gambel」,是為了紀念19世紀美國西南地區博物學家和探險家William Gambell而命名;其學名 Callipepla gambelii,分類上屬於雞形目齒鶉科。若按英文字面翻譯,可稱為「甘氏鵪鶉」。後來查書才知道,因其雄鳥腹部有一塊圓形黑斑,有別於其他近親如加州鵪鶉,因此正式的中文名稱是「黑腹翎鶉」。可惜我們看到牠們一直俯身覓食,沒能拍到雄鳥腹部那塊圓形黑斑。此鳥體型豐滿如排球般大小,嘴小而尖,翅膀短而寬,是美國西南索諾拉沙漠特有物種;身長約25公分,體重160到200公克不等,翼展34至36公分。牠們是群居的鳥類,不做長途遷徙,主要棲息於沙漠的灌木叢區,及其周邊植被稀疏的遼闊草原、農田和林地邊緣,也生活於鄰近水源之處。降雨量決定族群榮枯分布範圍包括了亞利桑納州、新墨西哥州、德州、科羅拉多州西側、猶他州和內華達州南端、加州東南。因為生性害羞,不愛暴露自己,牠們需要一個相當茂密的灌木樹叢棲息過夜,以便躲避敵人的追襲。黑腹翎鶉葷素不拘,但主食有9成來自植物,如各式各樣的種子和樹葉、漿果、灌木嫩梢、草根等。在春夏繁殖高峰期,會吃昆蟲以補充蛋白質,尤其幼雛孵出後,會吃較多的昆蟲,如甲蟲、毛毛蟲和蚱蜢等。從夏季到秋季,主食為漿果和仙人掌果實。像許多沙漠居民一樣,黑腹翎鶉的族群也須看天吃飯,每年會隨著該區降雨量多寡,而經歷「繁榮與蕭條」的循環。在冬雨充沛的年份,當地面覆蓋大量綠色植被,牠們會因食物充裕而繁衍能力大增。若遇乾燥的冬季以致春夏植被較少,也會導致較低的生殖力。數量穩定但不易親見我們看到雄鳥和雌鳥成雙走在一起,牠們是一夫一妻制的。繁殖期始於春天3月,通常由雌鳥在灌木下、仙人掌叢或其他較茂密植被中選一處隱密的巢址,但有時也會在樹上築巢。巢成碗狀,內襯草莖、樹葉和羽毛。通常一窩下5至15個蛋,每年孵1至2窩,孵化期3個多星期。由雄雌鳥共同築巢育雛,幼雛出生後,第1年夏天會和父母住在一起。根據《北美鳥類繁殖調查》,1966年至2014年間,此鳥族群數量似乎相當穩定,但有時略微下降,端賴當地氣候與降雨。因為該物種「繁榮與蕭條」的特性,使得牠們每年繁衍狀況變化很大,因此難以估計長期趨勢。據估計,目前全球繁殖種群為530萬隻,其中74%生活在美國,26%生活在墨西哥。雖然數量算多,我們和這害羞鳥兒不期然的「近距相遇」,至今也就那麼一回。牠們低頭覓食之際,頭上那黑色逗點輕晃著、點啊點的可人模樣,依稀歷歷如昨。 前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愛吃素的毛孩們 下一篇文章 最美音樂會 英國鋼琴家與象同奏美麗樂章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亞馬遜雨林動物奧祕排結石 修裂殼 龜事特別多野生動物手術室 妙手回春野生動物搶當攝影師(下) 作者其他文章擠擠做一夥的海獅葵花上的 美洲金翅雀默契十足的美洲白鵜鶘【相遇.北美大地】 阿拉斯加紅鮭魚 追尋記憶返鄉海中之狼虎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