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擠做一夥的海獅 文/林心雅 (Hsin-ya Lin) |2016.08.28 語音朗讀 32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阿拉斯加坐船出海,常能看到礁石上躺著北海獅(也稱史特拉海獅),身體顏色較淺。圖/李文堯 (Wen-yao Li) & 林心雅 在舊金山漁人碼頭睡覺的加州海獅,毛色比阿拉斯加的北海獅來得深,體型也較小。圖/李文堯 (Wen-yao Li) & 林心雅 海獅的鰭足能支撐身體,動作比海豹靈活。圖為在聖地牙哥海洋世界表演的加州海獅,泡過水後毛色特別深。圖/李文堯 (Wen-yao Li) & 林心雅 文/林心雅 (Hsin-ya Lin) 圖/李文堯 (Wen-yao Li) & 林心雅 生平第一次看到野生的海獅,應該是在加州舊金山的漁人碼頭。大白天裡,碼頭舢板躺滿了海獅,牠們旁若無人地,閑適慵懶地休息、睡大覺。那時覺得很新奇也很有趣,碼頭上人來人往遊客如織,怎麼這些海獅都不怕人咧?而且還喜歡這樣疊成一堆地擠來擠去,不覺得太擠了些麼? 外露的小耳朵 後來到阿拉斯加坐船出海賞鯨,船上解說員看到岸邊礁石躺滿了海獅,總會加以介紹一番。海獅分布範圍廣泛,幾乎全世界的海域都看得到,只有大西洋北部不見其蹤跡。遍布阿拉斯加的海獅,英文為北海獅,分類屬鰭足目海獅科,也稱為史特拉海獅(博物學者基佑格.史特拉先生,是一七四一年詳加描述這種海洋哺乳動物的第一人)。 很多人都會把海獅、海豹、海象這幾種鰭足類動物弄混,搞不清誰是誰。其實分辨的方式並不難,單就臉部特徵而言:嘴角掛著一副白象牙的是海象,有一對外露的小耳朵是海獅,看不到任何外露的小耳廓則是海豹。就體型而言,北海獅是海獅科體積最大的一種,體積僅次於海象和象鼻海豹。 看似一圈鬃毛 在阿拉斯加,成熟的北海獅身體呈黃褐色或淡棕色,要比其他種的海獅顏色來得淺些。公的北海獅身長可逾三公尺,體重可超過一千公斤。母的北海獅顏色較淺,體積也比公海獅要小得多,身長約二點五公尺,體重平均約三○○公斤。兩性體型差異十分顯著。 而且公的成年北海獅,主要特徵是其上半身較寬厚,且肩頸部周圍的毛較粗,顏色也深些,遠遠看起來似乎長著一圈鬃毛,因此才被稱為海「獅」。牠們的拉丁文名字,其實原意是指「有鬃毛的高額者」──但不是每一種海獅都長有鬃毛,加州這邊的品種就沒有。而且無論哪一種母海獅都沒有鬃毛。 海獅像海豹一樣有流線身型,因趾間具蹼,兩者在海中均如魚得水。但在岸上,海獅則比海豹要靈活得多,因為海獅的前足鰭第一趾長而寬,後足鰭的第一、五趾也比中間三趾長。最重要的是,牠們的後肢可轉向前方,以支持身體的重量。正因其四肢的構造跟海豹不太一樣,讓海獅在陸地上可用後足鰭撐著站起來。天性聰明加上動作靈活,聖地牙哥的海洋世界,甚至訓練海獅在岸上用鰭足拍掌,或用鼻尖去頂一顆球呢。 喜歡群體生活 海獅性喜群聚,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有時在岸上聚集成千上百的大群體,守望相助比較安全。在海中可能獨來獨往,但泰半十幾隻一起行動。科學家發現牠們有各種溝通方式,但目前仍無法確定其含意。我們每次坐船經過海獅的棲地,總會聽到牠們熱鬧聒噪的叫聲,可惜無法聽懂牠們到底在說什麼。 牠們是一夫多妻制。公海獅約在六歲轉大人,但要到十歲長得夠壯,才能獲得母海獅青睞並打敗其他對手。繁殖期從五月起,公海獅先上岸占地為王,其妻妾群十到三十隻不等。母海獅約三歲臻於性成熟,妊娠期八至十一個月,一次只生一胎,偶而會有雙胞胎,媽媽會帶著小寶寶至一歲左右。 海獅主食是魚類,此外也吃烏賊、貝類、蝦等。牠們不太挑食,而且通常整隻吞下,不太咀嚼。海獅胃口很大,白天花很多時間在海裡覓食,累了找個礁石休息,夜裡則上岸睡覺。牠們通常蠻溫馴的,但繁殖期的公海獅為了捍衛領地或保護妻妾群,對入侵者會出現攻擊行為。 數量顯著下滑 北海獅的天敵是虎鯨和鯊魚,但最大的生存威脅來自人類。因其數量從一九七○年代起,以直線下滑的趨勢顯著減少中,早在一九九○年四月便被列為受到生存威脅的物種。科學家推斷其主因應和食物來源減少有關,因北海獅主要分布於阿拉斯加灣、白令海峽、與阿留申群島,而這些海域剛好是阿拉斯加最具經濟價值的、最大的漁業區。 當然也有可能是其它因素造成,例如北太平洋在過去幾十年所經歷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會改變魚類的產量與分布範圍,進而影響北海獅的食物來源。海洋污染與相關疾病,還有人類的非法射殺,都會減少北海獅的生存數量。 美國國家海洋漁業服務署已在北海獅重要繁殖棲地畫設保護區,禁止漁業活動。並和很多研究單位一起努力,期能,在北太平洋的商業漁獲和北海獅數量兩者之間尋求生態平衡點,以期永續經營。目前阿拉斯加漁業科學中心主持的「北海獅協調研究方案」,共超過一五○項研究計畫,研究機構遍及全球。 前一篇文章 圓胖海象 四肢很靈活 下一篇文章 珍惜北極 冰雪家園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退休之後2025.05.01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 作者其他文章沙漠中特有的黑腹翎鶉葵花上的 美洲金翅雀默契十足的美洲白鵜鶘【相遇.北美大地】 阿拉斯加紅鮭魚 追尋記憶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