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做純素蛋糕 自學成為烘焙達人

邱榆蕙 |2020.05.22
5511觀看次
字級
甜點師朱芳緯(右)為孩子一頭栽入純素、無麩質的點心世界,讓葷食者也愛吃她的蛋糕甜點。圖/記者邱榆蕙
無麩質純素蛋糕之一板栗米蛋糕。 圖/朱芳緯提供
純素蛋糕恐龍森林,用紫薯、菠菜、紅麴與有機水果等食材做成。圖/朱芳緯提供

【記者邱榆蕙新北報導】「以甜點消弭葷與素的界線,一直是我想做也正在做的事」。甜點師朱芳緯原本是一名室內設計師,七年前,她為孩子一頭栽入純素、無麩質的點心世界;無師自通的她,開設甜點教學課後,吸引海外華僑與外國人專程坐飛機來台上課,讓葷食者也愛吃她的蛋糕甜點。

朱芳緯的工作室沒有實體店面,僅有臉書,卻吸引到各國華僑與外國人專程來台上課,包括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澳洲、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西班牙、南非、阿根廷等國家。二○一八年,她出版首本甜點書《甜素烘焙實驗室》,便以黑馬之姿,奪下博客來中文書預購榜第三名。

多方摸索 孩子是品管師

自從製作與教學甜點之後,朱芳緯觀察到,她的顧客與學員約四成是葷食者,有葷食者吃過朱芳緯的甜點後,很驚訝無奶蛋、無化學香料的味道,居然很好吃;朱芳緯說,「如果葷食者願意從甜點開始吃素,便是一個好的開始。」

身為佛教徒的朱芳緯說,她的兒子還在襁褓中,就不吃冷凍蔬菜泥,期間長達一個月,只要端到桌上,孩子的嘴巴總是緊閉,雖然先以植物奶替代,身形卻也因此消瘦,看得朱芳緯心急如焚。

從那天起,她除了盥洗、就寢、陪孩子走戶外,其餘時間守在一坪大的廚房,研究對孩子健康又美味的料理,因為不放心市面上添加化學、加工過的點心餅乾,乾脆自行摸索,由孩子當品管師,做出無奶蛋、無添加人工香料的甜點。

朱芳緯表示,她先試著不放蛋,後來又不放奶,不選用坊間加入增稠劑、乳化劑的燕麥奶或杏仁奶,結果得到一個乾扁易碎的蛋糕,於是她思考蛋糕的保溼與彈性從何而來,得出結果是蛋黃卵磷脂,她沿線查出植物大豆也有卵磷脂,用數十個日夜,換得適合做蛋糕的豆漿濃度。

臉書分享 意外接獲訂單

「一開始只是在臉書和朋友分享,沒想到有人開始和我下訂單。」朱芳緯指出,她成功做出第一個無奶蛋蛋糕時,將成果放在私人臉書,與好友分享喜悅,未料因為成品太漂亮,讓不認識的臉友私訊問「我可以和你買嗎?」讓她接到第一個訂單。

朱芳緯表示,第一個訂單又是另一個挑戰,對方需要三十個無麩質的杯子蛋糕,於是她捨棄小麥麵粉,改以米粉、玉米粉與堅果粉等方式製作,保溼與彈性的挑戰更大;之後,她尋得亞麻仁子、車前子、奇亞子等自然出膠的種子替代,花了一年時間,調整配方比例,終於做出純素蛋糕。

「如果一個人做素蛋糕,頂多三、四人吃,如果十個人學會如何做,也許就能做給一百個人吃」。幾次訂單下來,朱芳緯感到一人做素蛋糕,推廣素食力量有限,於是她開起純素甜點教學課程,試辦三場均座無虛席,讓她有信心跨出下一步,成立「甜素烘焙工作室」。

朱芳緯表示:「大部分的麵包店都有加入奶蛋,假如這些店也能做好吃純素甜點,大家自然就會吃,如此一天減少了多少用蛋,善待了多少生命,環境愈不好,對後代子孫的傷害愈大,我希望留給我的孩子,好的生活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