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閱讀】 尋訪高行健心底的靈山 文/朱玉昌 |2020.05.17 語音朗讀 54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高行健 圖/聯經出版提供 高行健水墨作品及攝影。圖/聯經出版提供 靈山 圖/聯經出版提供 文/朱玉昌公元二千年,華人作家高行健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高行健因「其作品放諸四海皆準的價值、刻骨的洞察力和精妙的語言,為中文小說藝術和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受到瑞典學院評委青睞,載入授獎青史。當高行健站上全球文學殿堂的浪尖風口,旋即引發華人不同政權及文學界的褒貶與奪,實可預料,這是諾貝爾文學獎百年來頭一回真確地將桂冠授予華人的榮耀紀錄,彌補了華人世界對於胡適、林語堂和沈從文三位大家曾經近距離錯身獎項的遺憾,至此諾貝爾文學獎狀元榜單上華人身影不再缺席。撇開大陸政治敏感的效應攻防,學界也不乏掌握發語權的文學精英趁勢批判,憑「一本」結構散亂的著作《靈山》拿獎根本名不副實。之後高行健背景經歷及創作思維被廣泛地挖掘和報導,陸續映襯出批評者的主觀好惡或資訊不足。事實上高行健在創作《靈山》巨著前,早有多部戲劇、短篇小說和文學評論面世,抨擊藉助《靈山》譯成「瑞典文」而狹隘認知於靠「一本」,豈又低估了評委的跨國語文能力。韶光荏苒宛如白駒過隙,轉眼這些沸沸揚揚的新聞事件俱成二十年前的歷史往事。放下過去找到平靜今重讀《靈山》,對於初讀時的懞懂與伴隨人云亦云的朝聖拜讀大相逕庭,那些被形容為形而上的哲學意涵與過度詮釋的政治影射全部退散,這只是一部淺而易讀再簡單不過的個人揮別過去之作,清楚看見一個走過洪流的平凡人,從梳理來時路中一步步完成自我告解的儀式,用苦行僧般心志回顧遍歷九九八十一劫求取性靈真經的過程,這等了然「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的自省,讓內心不同化身同時放下過去找到平靜,從而邁向「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的新人生。《靈山》誕生的軌跡,看不到絲毫建構宗教聖典的意圖,卻帶有濃郁領悟高我的禪境,高行健的起心動念連結著創作,透過小說形式揮灑出一次壯舉,於是,書寫裡便有了技法層次,這種層次又有別於中文小說閱讀傳統的起承轉合,裡邊有劇場的養分,還有西方文學敘事思潮的影隻,令人激賞處,無疑是巧妙地融和東西兩方所長後所回歸的中國風。從首章氛圍的鋪陳,細細情牽人事物的描繪,彷彿誤入沈從文筆下那座優美的茶峒山城,映入腦海的盡是淳樸的民風民俗,一段段自成單元的獨立傳奇,集結寓言、神話,志人志怪、地理風物與鄉野史話,文類處理的手法堪比劉義慶、蒲松齡、吳敬梓和紀曉嵐,輕輕喚起品讀《世說新語》、《聊齋誌異》、《儒林外史》及《閱微草堂筆記》時的記憶,全書八十一回章節,想必致敬著唐僧師徒的苦難,順此孕育出一部撼動人心的靈山史詩。這部尋找「靈山」的小說,採雙線進行,語言結構設有「你我」兩個主角,「你」神馳在想像空間中,「我」則生活在現實世界裡,你又衍生出「她」,我再異化為「他」,看似不同人,其實都是一個人,你我他她,三個人稱轉換四種化身,不同化身影射內心不同的嚮往。以人稱取代人物,用感受替換情節,藉語言變化調度文體,順序一章由你,一章由我,偶爾穿插的不是你也不是我,隨篇幅深入,情節刻意淡出,當故事進到後面三分之一已然不再需要情節。磨劍七年核心所在懂得讀《靈山》會是一種享受。豐富的文學語言兼具著音樂性,流暢精準的文字可以盡情地放聲朗讀,而特殊的「語言流」顯現了作家的創造力,應用於《靈山》,前段潛藏著因緣果報的力量,這是著重在「見山是山」的基礎上;中段反轉溫和質樸的內涵,顯示導向「見山不是山」的平靜階段;後段既平且貴,像個高品位的文人卻謙稱鄉下人,那是回到「見山還是山」帶有浪漫神性的人性表象。小說創作本就自由,「藝術不超越觀念,難得有什麼生氣。」這就是高行健為《靈山》磨劍七年的核心所在。回想「靈山」終究無法尋得是全書看似沒有結局的初讀理解,此刻重讀,慶幸茅塞已開,當年慧根不足,也缺少作者那般飽嘗風浪的人生歷練,不得當下體會作者「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智慧實屬正常。此時「靈山」尋得了嗎?看著結尾雪地裡那隻小小青蛙,眨巴一隻眼睛,另一隻眼圓睜睜,一動不動,直望著我。這不正是靈山會上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禪門公案。這回穿透書本,終於見到高行健心底的那座「靈山」。 前一篇文章 健康養生小語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 】 狹隘專注 耗損頭腦的能量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院線片】《夜校女生》 直面真我的價值【動畫片】無聲下的共生詩篇《喵的奇幻漂流》【閱讀作家】古魯 黑手老總的詩意世界【院線片】 《我最喜歡的蛋糕》幸福從爭取蛋糕開始【閱讀新知】《深度烏托邦》AI時代下的生命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