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夜校女生》 直面真我的價值

文/朱玉昌 |2025.03.22
433觀看次
字級
圖/興揚電影提供
圖/興揚電影提供
圖/興揚電影提供
圖/興揚電影提供

文/朱玉昌

以階級視角剖析教育跟社會深層問題,但未把體制批判推向極端,編劇用溫情包裹,讓觀眾在共鳴中省思。《夜校女生》或許未徹底揭開階級的殘忍,但透過主角小愛的成長作了溫暖提醒,青春的價值不在於成績或身分,而在於直面自己的堅韌。



一襲綠意盎然的制服底下,曾記載過多少世代酸甜交織的青春回憶。導演莊景燊以其細膩手法回溯時代印記,拾起一段消逝的一女中夜校生與日校生的成長物語,電影《夜校女生》講述的是一場懷舊的校園純情夢,也是一面映照台灣二十世紀末教育階級的鏡子。

故事從女主小愛聯考失利被迫踏入一女中夜間部的自卑情緒開始,因共用教室同桌座位而結識日校生敏敏,發展出一段友情與成長的旅程。小愛因渴望擺脫夜校「次等」標籤,假扮日校生接近一中資優生路克,逐漸迷失在謊言漩渦中,直到九二一大地震,震碎了虛假外殼,讓她與敏敏,以及母親,於災後重拾真我。

視夜校為失敗者烙印

校服學號上所繡的黃字與白字,一如太陽與月亮的對望,訴說著階級的無聲對立。小愛自卑感如影隨形,視夜校為失敗者烙印,而敏敏陽光笑容的背後,亦潛藏了重考生的孤寂。聯考成績似無形尺規,丈量著每個人的價值,將社會標籤深植於年輕心靈。這樣階級教育體制,不僅反映資源分配,更是那個年代升學主義的殘酷縮影。

小愛母親將教育視為翻身梯子,無視結構性障礙的沉重;路克母親開畫展,以高貴姿態呈現,凸顯上流階層的餘裕,對比如刀,切割出階級流動的迷思。

影片並未直白批判,而是刻畫角色的掙扎,賦予觀眾一分無奈與不甘。小愛假扮日校生的「仿冒者症候群」與敏敏潛藏的重考自卑,寓意名校光環背後,雖是榮耀也是枷鎖,當面對猝不及防的地震降臨,將一切震得無所遁形時,留下的,仍是階級鴻溝是否繼續深化的無解疑問。

電影淡化了傳統校園電影的愛情喧囂,將焦點投向小愛從謊言迷霧裡尋回真我的艱辛。她和母親的爭執如暴風雨,沖刷出家庭期待與個人選擇的裂痕。

另一方面與敏敏的友情因路克的介入而生裂,卻也在地震的餘波中找到和解的可能。路克的曖昧,如一抹輕煙,點綴卻不喧賓奪主,讓小愛的成長化為真正的核心。九二一強震是全劇的轉折,代表社會結構與個人命運交錯的隱喻,她們站在斷垣殘壁中,放下標籤,重新定義自我,猶如蛻變蝴蝶,迎向未知的未來。

劇裡,上個世紀未的台灣文化符號猶如繁星點點,閃耀在多處橋段,如凱西商品、灌籃高手、中華職棒、錄影帶,五月天青澀旋律,以及對好萊塢寄託的明星夢想,都似一場時光派對,喚醒六、七年級生的集體記憶。這些元素不僅是懷舊的裝飾,更像一條情感的線索,串起角色之間共鳴與當時社會對教育和階級的執念。

小愛對妮可基嫚的崇拜,投射出她對更好生活的渴望,她與敏敏並坐樓梯間,隔牆聽著五月天漏音的瞬間,導演運用溫柔的鏡頭,把這些符號編織成一張時代的網,浸潤緬懷中,讓人感受逝去青春的斑駁,如同一曲動人輓歌,稍稍撫慰人心,又隱隱刺痛。

展現新生代演員的潛力

陳妍霏以層次分明的演技,將小愛的青澀、自卑與叛逆詮釋得恰到好處,從與母親爭執時的激烈,到地震後的溫柔轉變,如一泓清泉,流淌出青春的真。項婕如呈現的陽光與脆弱,交融出敏敏的靈動生命,與小愛的對手戲,有化學反應又暗藏心機,充分展現新生代演員的潛力。季芹飾演的母親,無疑是全片的靈魂支柱,她把虎媽的刀子嘴豆腐心演得活靈活現,母女爭吵與刮痧的場景情感真摯,催淚中讓人會心一笑。邱以太的路克雖然陽光俊朗,因角色未能跳脫工具人框架,稍顯可惜。

配樂順應當時流行曲風,五月天地下樂聲低吟淺唱,地震場景的沉靜與震撼音效交織,烘托出情感起伏與時代的厚重。畫面剪輯流暢,前半段輕鬆鋪陳,後半段切入衝突與和解,轉場似行雲流水,尤其,樓梯意象所串聯的階級與情感,從平等坐梯到畫廊落差,再到和解的相遇,視覺語言如詩,深意綿長。

以階級視角剖析教育跟社會深層問題,但未把體制批判推向極端,編劇用溫情包裹,讓觀眾在共鳴中省思。影片拋出「褪去制服後,我們是誰」的設問?一如石子投入心湖,蕩起層層漣漪,且在標籤與期待中,反思能否仍有勇氣追尋真我?《夜校女生》或許未徹底揭開階級的殘忍,但透過小愛的成長作了溫暖提醒,青春的價值不在成績或身分,而在於直面自己的堅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