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記 星雲大師 |2020.05.16 語音朗讀 656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星雲大師(左)與眾人討論開山工程。圖/佛光山提供 星雲大師(右二)開山時觀察地形。圖/佛光山提供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生充滿「傳奇」。1949年渡海來台,由於外省人的身分,連棲身之處都沒有,曾經在大鐘底下度過漫漫長夜。年輕的大師一無所有,有的只是弘法的熱情與夢想。 大圖/莊佳穎 文/星雲大師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一生充滿「傳奇」。1949年渡海來台,由於外省人的身分,連棲身之處都沒有,曾經在大鐘底下度過漫漫長夜。年輕的大師一無所有,有的只是弘法的熱情與夢想。他從沒想過明天怎麼辦?心心念念只掛念,未來的佛教如何在台灣有立足之地。為弘揚人間佛教、光大佛法,大師於1967年5月16日在高雄縣大樹鄉開山,訂名「佛光山」。大師帶領僧信二眾披荊斬棘、胼手胝足,靠著堅毅不拔的精神,建設佛光山,並訂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多年來,陸續在世界各地成立5所大學、16間佛學院、25個美術館、300間道場,實現「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理想。今為紀念佛光山開山54週年,特重刊大師所寫的一首<佛光山開山記>,回顧一路走來的艱辛與困難,祈願你我把大師的夢想化為行動,散播慈悲,走向全球,共成一個互助互愛、尊重包容的人間淨土。有人說:「師父,怎麼到這個地方來?這是連鬼都不到的地方!」我說:「鬼不來不要緊,只要佛來、人來就好了!」有人說:「這是鳥雀聚集的地方,哪裡人可以來居住呢?」我說:「西方極樂世界,鸚鵡舍利、鳥雀和鳴,不是有諸上善人嗎?」有人說:「貧瘠的山溝,沒有水,如何生活?」我說:「西來泉涓涓,到現在不是還流著嗎?」有人又說:「交通這麼不便,就是建寺,哪有什麼信徒朝拜?」我說,「開山以後,不一定這就是高雄市的中心。」大家問:「今後,要叫它什麼山呢?」我回答:「在台灣,就叫它『佛光山』吧!」就這樣,佛光山在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六日開山了。從此,推土機,穿梭不斷的為山溝填土;開山機,來去不斷的挖土平地;鐵牛車運磚運瓦,混泥土的水泥車,不停的從東山到西山,不斷的從山下到山上;東方佛教學院完成了,西方的佛光精舍也建成了;大悲殿、大智殿,遙遙相對,散發著智慧和慈悲;地藏殿、普賢殿,山下山上,給信徒增加了無比的力量。放生池的堤壩給洪水沖走,一次、二次、三次……佛光青年學子,不管它多少次,倒塌了,再重建,最後終於完成了。東山坍方了,西山的泥土流失了,義工、兵工,一天、一天、又一天,參加了復原的工程!為了表現叢林十方,不二門雄踞昂揚,東山的旭日升起,西山的夕陽西下,升起的,未曾升,西下的,也未曾下;這是生死不二,這是東西不二,這是理事不二,這是心佛不二啊!東邊有深溝,西面有窪地,兩邊溝渠怎麼辦?那不是地獄,那不是閰羅王,那是法界,那是《阿彌陀經》的極樂國土啊!靈山勝境,朝山者如鯽;頭山門前,提醒著:「問一聲汝今哪裡去,望三思何日君再來?」一年、二年、三年,已有萬千的信眾雲集。佛教學院院舍落成了,山頂上的「大海之水」,可以灌溉了;連周遭的果農都說,雨水,落在我們的地上,道路,開在我們的路旁;苦了我們,從此買地,必須費上很大的思量。感謝《玉琳國師》的出版,購買佛光山的土地;感謝觀世音菩薩,自己化身千百億,建設了大悲殿堂;感謝佛陀,還有東方的藥師如來,西方的阿彌陀佛,成就了「兜率娑婆,去來不動金剛座,琉璃安養,左右同尊大法王。」一九八一年,大雄寶殿完成了。自此,佛光山上,早晨,一○八聲鐘響,晚間,風調雨順的鼓聲咚咚。後山的鳳梨園,香氣迫人,四周的荔枝樹,花果茂盛。到這個時候,佛光山的第二期工程完成。有人說,佛光山是一座蘭花山;有人說,佛光山像是五台山;不二門前不是一台嗎?靈山勝境不是二台嗎?朝山會館廣場是三台,大雄寶殿成佛大道是四台,如來殿的丹墀不就是五台嗎?是五台山,也是蘭花瓣的佛光山。這座蘭花山,你看,東山第一蘭花瓣,比丘書聲朗朗;中間這一瓣,是善男信女禮拜朝山的地方;過了寶橋,就是今日的學院、書坊;夾在第四、第五瓣的丘陵,躲藏在高大樹林間,有普門中學的青少年,育幼院的兒童在那裡成長;還有老人居住的精舍,高高的建在峨嵋金頂上,那就是第五瓣的清淨之華。蘭花山?五台山?其實通通都是佛光山。《彌陀經》的極樂淨土,不是在紙上,就在佛光山的中央。山門前,高屏溪,流水奔向了大海,有人說,財錢都往外流,我說,法財之水,本來就應該奔流十方,讓佛法走向世界五大洲放光!所以「佛光普照、法水流長」。因為,佛光庇佑著眾生,因為,法水潤澤著大地有情;雲居樓、如來殿,建在大雄寶殿的左邊、後方;那是用齋的地方那是修持的禪堂。有人問:佛光山的經費哪裡來?佛光山的財務和因果,都掛在這兩棟建築的牆上。在菩提路中央,不是看到「選佛場」?選佛場的東邊,七重欄楯、七重行樹選佛場的右邊,隔了美術館,那是青年比丘尼修道的庵堂。從一九六六年購地開山,近五十年來,南北信徒、海內外七眾弟子雲集朝山;媽祖、王爺,許多民間神明,前來跟佛陀拜訪;佛陀紀念館大佛開光,佛光大道,連繫了本山和佛館兩個地方,要讓佛法從此在人間宣揚。佛光人 唯法所依佛光山開山54週年,佛法弘揚五大洲後,全球都有佛光人,又是什麼力量讓不同國度的佛光人能心甘情願、奉獻身心,為世界人類服務呢?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給了佛光人及佛光會員一條可依循的道路。一、佛光人的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二、佛光人的理念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三、佛光會員信條1. 我們禮敬常住三寶,正法永存,佛光普照。2. 我們信仰人間佛教,生活美滿,家庭幸福。3. 我們實踐生活修行,隨時隨地,心存恭敬。4. 我們奉行慈悲喜捨,日日行善,端正身心。5. 我們尊重會員大眾,來時歡迎,去時相送。6. 我們具有正知正見,發掘自我,般若本性。7. 我們現證法喜安樂,永斷煩惱,遠離無明。8. 我們發願普度眾生,人間淨土,佛國現前。四、佛光會員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前一篇文章 荒山變寶山 佛光山傳奇 下一篇文章 鹽 多彩鹽田 鑲嵌大地調色盤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聯盟初登版20周年專題】尋找下一個王建民 再燃台灣棒球魂 大聯盟初登版20周年專題(上)王建民點亮台灣夢 夢迴洋基初登板【人間福報25周年專文】移山25年 傻瓜今還在2025年肆月 人人皆能成佛2025 壹月 拈花微笑 傳承傳法2024 拾壹月 上妙飲食 清淨法味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