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嚴寺靈山會幀
朝鮮孝宗四年(1653)
麻布設色
高1195公分  寬776公分
韓國全羅南道求禮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華嚴寺靈山會幀
朝鮮孝宗四年(1653)
麻布設色
高1195公分  寬776公分
韓國全羅南道求禮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我們的真心
《華嚴經》說:「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說盡佛功德。」
佛的境界是什麼?就是我們的真心。
知心如幻,主要就是要我們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找到自己的真心。
摘錄《星雲大師全集》
華嚴寺靈山會幀
位於韓國全羅南道求禮郡馬山面黃田里智異山華嚴寺。此靈山會上圖為一幅巨大的掛佛幀,構圖層次分明,線條細緻,色彩明亮,是十七世紀中葉的傑作。
整體畫面以釋迦牟尼佛、文殊和普賢菩薩為主,其構圖與鄰近之道林寺阿彌陀極樂會上圖較為類似。一九九二年指定為韓國國寶第三○一號。
畫面中央主尊相對高大,與二脇侍形成三角形構圖,圖左下方為西方廣目天王,右下方為南方增長天王,端正昂然。佛座前香案上置香爐及供物,佛上方兩側為二尊化佛和十大弟子,弟子面貌皆不同,弟子群外側另繪北方多聞天王和東方持國天王。
佛肉髻尖聳,髻珠較大,臉部豐腴,眼睛較大,鼻、唇偏小。身著袈裟,袈裟衣緣和田相條紋上勾勒出細緻的花紋,並飾圓形金泥紋樣,應是十七世紀中葉特徵。侍立於佛左右的菩薩像亦有華麗瓔珞裝飾。作品多彩並用金泥,明亮而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