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變寶山 佛光山傳奇

文/妙熙整理報導 |2020.05.16
5608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全景。 圖/莊佳穎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圖/陳碧雲
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是全球佛光人集體創作的成果;圖為2011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在佛光山舉行理事會議。圖/莊美昭

文/妙熙整理報導

「一寸建設一寸血、一步道路一腳印。」

今天是佛光山開山54週年,一座荒山如何變成寶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寫到:「初建佛光山時,南部到夏天經常大雨傾盆,我們經常和豪雨搏鬥,當洪水暴發,徒眾們搬沙包,甚至運棉被,以減少水勢洶湧的沖刷的力量。往往一場奮鬥結束,終於阻住洪水,這時,起床的打板聲也響了。每每看到有人遠遠走來,全身上下溼透了,臉上還掛著微笑,我都為之感動不已。」

佛光山隨著大師的願心「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發展全世界,至今從未停止。紀念開山之日,回顧以弘揚人間佛教的佛光山如何走來?特此摘錄大師過往的問答:

問:大師為何要建設佛光山?

大師:這當然是各種因緣的撮合,也經常有人問:「為什麼佛光山後來展開了世界性的傳播?」這也是因緣的推動。若要歸納來說,一切都是「為了佛教」。

問:為何選擇高雄大樹開山?

大師:當時,有一對越南華僑褚柏思夫婦,先生是佛學論著的作者,太太則是一位精明能幹的女士,夫妻倆從現在萬壽園到男眾部、朝山會館到大悲殿的地方,總共買下了11公頃土地,原本想要辦一所海事專科學校,然而因為財務周轉不靈,付不出工錢,不得不停工。後來夫妻倆人因為被債務所逼,走投無路,而打算自殺。基於生命無價,救人要緊的理由,我便把辦佛學院的錢先給了他們,他們也就把地當作是賣給我了。其實,當初地是什麼樣子我全然不清楚,我的用意只不過是為了幫助他們不要走上絕路。

問:佛光山的開山年月日?為何稱佛光紀元?

大師:佛光山於1967年5月16日開山。「佛光紀元」意義有三:一是時間上的紀念,以佛光山開山伊始,名曰「佛光紀元元年」,是為紀念十方大眾因緣的成就;二是祈願將佛陀的清淨、平等、融和、圓滿的光明,普照三千法界;三是確定時間歷史,以便於查證。

問:開山之初有過靈感事件?

大師:早期,有一天晚上九點,做晚課之前,佛學院學生們在走廊上排班,忽然有人看到觀世音菩薩示現在大悲殿旁竹林的上空,他們立刻一個一個地跪下來,朝竹林的方向膜拜:「我看到活菩薩了!」有關佛光山靈感很多,但我並不特別提倡。我覺得佛菩薩的威德力,不是人力所能及的,所謂佛法無邊、佛力廣大,是我們讚歎都讚歎不完的!

問:如何認識佛光山?

大師:

1.要看佛光山的內容,不要只看佛光山的外相;

2.要看佛光山的大眾,不要只看佛光山的個人;

3.要看佛光山的制度,不要只看佛光山的個案;

4.要看佛光山的歷史,不要只看佛光山的一時。

問:佛光山未來是屬於誰的?

大師:當有青年向我乞求剃度出家時,我總是先問對方:「佛光山是誰的?」如果他毫不猶豫地回答:「師父!如果我在佛光山出家,佛光山當然是我的!」這句話就算通過我初步的考核了。因為唯有覺得常住是我們自己的,每個人才肯奉獻身心,安住求道,寺務才能日益興隆。

問:大師來生要做什麼?

大師:「我來生還要做和尚。」我這一生做和尚,雖然已發揮了我大部分的思想、理念、目標和希望,總感到不夠完美。因此,如佛經所說「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我想來生還是要再做和尚,為建設人間淨土的平安幸福,繼續努力。

問:如何用一句話來形容您的一生?

大師: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

問我平生何功德,平安幸福照五大洲。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