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醫師】劉興會 鐵娘子接生四萬多名寶寶。 文/記者董小紅 |2020.05.10 語音朗讀 17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中國四川,提起她的名字,很多人都會說:「我們家娃娃是她幫忙接生的……」在同行間,提起她的名字,很多人都會說:「這是個『鐵娘子』,好像不知道累一樣……」 從醫三十多年,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劉興會順利接生了四萬多名健康寶寶。 圖/新華社 劉興會(右一)在病房查房。 圖/新華社 手術中的劉興會。 圖/新華社 劉興會(右三)和產婦合影。圖/新華社 文/記者董小紅在中國四川,提起她的名字,很多人都會說:「我們家娃娃是她幫忙接生的……」在同行間,提起她的名字,很多人都會說:「這是個『鐵娘子』,好像不知道累一樣……」從醫三十多年,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劉興會順利接生了四萬多名健康寶寶。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劉興會特意在手術、會診之餘,擠出時間給孕媽媽們寫了一封長信,回應她們的困惑和焦慮,向她們提供資訊,在疫情下如何安全地度過孕期。孩子接生數量驚人記者見到劉興會時,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她還在辦公室,一說起工作來,就神采奕奕,「一會兒還有個手術。」對她來說,晚上十點鐘下班那是常有的事。面對高強度工作的產科醫生,記者的採訪注定只能見縫插針地完成。「一個上午看八、九十個門診是常有的事情」,時間有限,劉興會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解決病人的問題。身為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的王牌專業之一,行走在產科的住院部,高壓力幾乎是看得見的:在這裡的病房中,幾乎集中了整個四川乃至西部地區的高危產婦。風險無處不在,產婦的情況瞬息萬變。一人兩命,在產科,最害怕的就是出血,用劉興會教授的話說,「那就好像是消防水龍頭放水,幾分鐘就能帶走人的生命。」醫生必須時時洞察產婦各項生理變化,任何的小細節,都可能成為危及生命的「隱形炸彈」。頭頂「隱形炸彈」,劉興會教授在自己的崗位上分秒不敢鬆懈。從醫三十多年來,她順利接生了四萬多名健康寶寶,數量幾乎與一個小型鄉鎮人口相當,「我不刻意追求些什麼,看到媽媽和寶寶健康,是我所有的追求和願望。」在她的手中,很多高危產婦順利升級為母親,其中一位因汶川地震高位截癱的產婦,讓她至今難忘。由於是高位截癱的孕婦,剖腹產手術的難度是世界罕見的。劉興會說,產婦因為地震經歷過三十多次手術,腹腔粘連嚴重,最害怕臟器粘連在一起,無法進入子宮安全取出孩子。因此,手術要在B超監測下完成。在劉興會和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她只用了三分鐘,就找到了合適的切口位置,順利取出了孩子。讓產婦有尊嚴分娩不僅要讓孩子健康地出生,還要讓媽媽有尊嚴地生產。劉興會教授見到了太多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疼痛難忍甚至失態的場景。每個經歷過的母親都知道自然分娩之痛,「那種痛,難忍,非常難忍。」劉興會教授說。儘管如此,在臨床實踐中,遇到有剖腹產要求卻沒有剖腹產指徵的產婦,劉興會和醫務人員還是會反覆勸說、鼓勵孕婦經陰道試產。較之傷口更小、出血更少的自然分娩,剖腹產始終是特殊情況下不得已的選擇。「什麼叫有尊嚴地分娩,就是讓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減輕疼痛。現在人們普遍說的無痛分娩並非完全正確,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分娩鎮痛。」劉興會教授告訴記者,「華西第二醫院有所有減輕疼痛的方式。」做了這麼多年的產科醫生,劉興會教授心疼病床上的產婦。雖然每種方法都不能說十全十美,也不能實現完全的無痛,但她還是會積極鼓勵孕婦,在科學的指引下自由選擇分娩鎮痛方式。不僅僅只是接生婆「普通分娩的疼痛已經難忍,如果出現梗阻性分娩的話,疼痛會更加劇烈、難忍、要命!」接受媒體採訪,劉興會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說著說著就開始普及起孕期知識來:孕婦飲食、營養要平衡,科學搭配,不要讓娃娃太大,造成難產,危及母嬰生命……大眾的印象中,產科醫師的作用似乎就是接生。但在劉興會看來,自己的責任遠不止於此。劉興會在疫情期間寫長信給孕婦媽媽。在信裡,她詳細介紹了孕早中晚期可以推遲和必須按時完成的產檢項目、怎麼數胎動、孕期該吃什麼、該長多少體重、出現什麼情況就必須去醫院了……所有能想到的,她都寫了進去,還不忘加上一句特別提醒,「如果遇到了必須要去的產檢,盡量選擇乘坐私家車去,全程佩戴好醫用口罩,勤洗手,盡量減少在醫院的停留時間。」 前一篇文章 【自然攝影家】 王相軍 徒步追冰川10年 下一篇文章 【毛衣奶奶】 韓翠菊 84歲因愛而織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