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攝影家】 王相軍 徒步追冰川10年

文/記者王迪 |2020.05.03
2658觀看次
字級
王相軍在西藏波密縣的一條冰川探險。 圖/新華社
王相軍花了10年時間爬上中國大陸西部70多條冰川,用手機視頻記錄冰川如何融化和消失,並因此受邀參加在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登上了演講台,還擁有140多萬的粉絲。 圖/新華社
西藏康馬縣的冰川暗河。 圖/新華社
王相軍在西藏浪卡子縣的一條冰川探險。圖/新華社
王相軍發布的視頻截圖,顯示他正在進入一個冰川的內部洞穴。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迪

王相軍花了10年時間爬上中國大陸西部70多條冰川,用手機視頻記錄冰川如何融化和消失,並因此受邀參加在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登上了演講台,還擁有140多萬的粉絲。

在工地上搬磚、在富士康工廠拖地、在西藏餐館端盤子……來自四川農村的王相軍做過很多平凡的工作,甚至一度處於半流浪狀態。

但他做過一件「很酷」的事:用十年時間爬上中國大陸西部七十多條冰川,用手機視頻記錄它們如何融化和消失,並因此受邀參加在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登上了演講台。

在馬德里參與會議的三天裡,他記得最清楚的是,一個外國專家說可以用機器把大氣裡的二氧化碳吸走,注入一千多公尺深的地下,密封在岩石裡。「當時我問他怎麼蒐集二氧化碳的,但聽不懂他的答案。」雖然不明白技術細節,但他相信二氧化碳減少是件好事——至少可以幫助延續冰川的生命。

打工是為了賺路費

在內心深處,王相軍更像是一個俠客或隱士。他不習慣大城市的喧囂,喜歡常年待在西藏,因為那裡生活節奏慢,天天能看到藍天白雲。三十歲的他來自四川省一個農民家庭,但他至今也不知道家裡究竟有幾畝地,也不會幹農活。他知道種水稻和小麥賺不到錢,印象裡一斤只能賣到三毛錢。而父母從小就叮囑他:「好好學習,不要種地。」

高考失利,加上家庭收入拮据,王相軍十八歲時就開始外出打工。父母說,要好好攢錢,回來蓋個房子,然後娶妻生子。王相軍不想按部就班,但也說不清自己究竟想做什麼。

他在深圳富士康工廠只待了九天就離開了,他覺得在車間拖地的差事太單調。但正是在那段時間,他想明白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爬山,去想去的地方,增長見識,不斷地行走。「想到這些就特別激動,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王相軍說。

他不挑工作,只要是包吃包住的地方就行,賺的錢足夠路費他就離開。他走遍了雲南最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包括西雙版納、大理、麗江、騰衝等地,也去過北京、上海、新疆、西藏和海南島。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他就想逃離人群。

王相軍不喜歡看到勾心鬥角。他說,一個小餐館裡也會發生拉幫結派,廚師長後面跟著一隊人,老闆後面跟著另外一隊。總有人抱怨老闆苛扣工資或給得太少,而王相軍永遠是與世無爭的態度,覺得時間應該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他喜歡挑戰自己,哪怕是讓自己身處險境。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爬山,每次從山裡出來,他就好像「重開機」了一樣,精力充沛。

九年前,在雲南爬高黎貢山的時候,他險些喪命。遇到夏季山洪暴發,他被困在懸崖峭壁上,四天飢腸轆轆。快要絕望的時候,他看到一棵根長在懸崖上的大榕樹,於是就順著榕樹根爬上去,結果意外找到了一條下山路。出來的時候,他衣服、褲子都被樹枝刮得稀爛,全身上下被螞蟥(水蛭)叮得全是血。

途中,他遇到了一個好心人,那個直不起腰的老太太給了他一碗用開水泡的白米飯。那一刻,王相軍覺得,這是他吃過的最美味的東西。「當你把自己置身危險之中,就會忘掉生活中的瑣事,忘掉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這樣會讓你過得很充實。」

享受一無所有狀態

正是為了守護自己的自由,王相軍才決定遠離家人。他怕家人不接受他的生活方式,擔心被困在老家,被日常生活磨平稜角和激情

王相軍和冰川結緣,始於在公車上的一則玉龍雪山廣告。當時,他正在麗江打工。從小到大就沒見過幾場雪的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因為纜車門票很貴,他硬是徒步八小時,爬到了海拔四千五百公尺的冰川面前。那天下著雨,山上雲霧繚繞。見到冰川的那一剎那,他感到驚奇萬分。

在此之前,他只見過水田裡那種一年只出現幾天的薄冰,而那次見到的是「光禿禿的石頭上長出來的冰」。從此以後,冰川漸漸成為王相軍生活的中心。

冰川是陸地上多年積雪壓縮成的巨型、有厚度、會流動的冰體。小的如足球場,大的有上百公里長,它們分布在地球兩極和寒冷的高山上。根據第二次冰川編目的統計數據,中國冰川面積約五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於西藏和新疆。

在王相軍眼中,冰川是一個由各種顏色和形態組成的夢幻世界。他見過藍色和黑色的冰川:藍色的通常更古老,由於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擠壓,冰體的透明度極高;黑色的則包含了石頭、沙子、泥土等雜質,是冰川攜帶的來自周圍山坡的鬆散堆積物。

冰的形狀各異,有塔林、峭壁、洞穴和隧道。冰川也孕育生命,附近能發現昆蟲、孤狼、鹿群和雪蓮花。甚至還有冰川表面長出了茂密的沙棘林,那是運動緩慢的冰川末端覆蓋了較厚碎屑造成的。

王相軍並不覺得爬冰川比穿越雲南原始森林更危險。他說,高原上更開闊,沒有植被的遮擋,很容易找到方向。他還說,因為藏區有放牧和挖蟲草的傳統,去冰川的路上經常能遇到簡易搭建的小木屋,裡面還有柴火。這是比帳篷更安全舒適的落腳處。

但是,冰川有危險的一面。在五千公尺以上海拔的高山地帶,人跡罕至,常有野獸出沒。那樣的地方,還可能有雪崩和墜石,冰川本身也可能坍塌。

有一年,在西藏波密前往林珠藏布冰川的路上,王相軍遇到了一大群狼。那是四月的一個夜晚,大雪過膝,他在一個為夏季牧場搭建的小木屋裡過夜。雪漸漸停了,月亮照亮了一片蒼茫的大地,而狼的叫聲從遠處一聲接一聲地傳來。

王相軍被狼叫聲驚醒,繼而感覺這聲音離自己愈來愈近。他透過門縫看出去,「我的媽呀,有十幾隻狼,當時就嚇傻了,特別害怕。」

當時,外面一個人也沒有,手機沒有信號。他想到野獸怕明火,就使勁地往火堆裡加柴火,一直把火燒到房頂那麼高。他不敢再往門外看,就瑟瑟發抖地鑽到睡袋裡,一夜沒闔眼——因為他不放心,覺得小木屋不結實,擔心狼隨時會從屋頂躥進來。

隔天早上,他看到屋外一片狼腳印。他匆匆下山,一邊走一邊大叫,覺得這樣可以嚇跑野生動物。愈往下走,他愈高興,最後乾脆唱起歌來。

「追」到馬德里

終於搞懂氣候變遷

王相軍現在已經擁有一百四十多萬粉絲。運氣好的時候,他一天可以收到人民幣一千塊錢的打賞。他不再需要靠打工攢路費,可以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前往冰川的路上了。

王相軍選擇目的地的方式很簡單——打開手機上的衛星地圖應用,在青藏高原上尋找白色的區域,然後放大。他傾向選擇那些看起來很大片的冰川。

然而,現實經常給他潑冷水。比如,當他到達現場,發現距離衛星圖像的拍攝時間僅過了幾年,地圖上原本覆蓋大片冰川的白色區域已變成漂浮在湖面上的碎冰。

「幾乎每一個去過的冰川都是這樣,跟衛星圖像差別很大。不到現場,你就感受不到冰川退化的速度。」他說。

二○一八年,在西藏察隅的梅嶺雪山西坡,他好不容易找到一條表面長著沙棘林的冰川,結果還沒離開這條冰川就塌陷了。

四十多平方公尺、胳膊粗的沙棘林成片倒下,融水汩汩流出。跟他一起上來的還有村裡的一個小男孩,差點滑倒掉到坑裡。

王相軍說,很多冰川都是這樣從內部垮塌的。最開始,太陽晒化了表面,水滲入冰川底部。融水愈積愈多,逐漸從水窪變成了隧道一樣的地下河,直到最後冰川失穩、垮塌。成百上千年的冰川,就在他眼皮底下萎縮、消失。有的冰川變得千瘡百孔,有的變成了湖泊。

二○一九年十二月,王相軍帶著自己的視頻和故事,到西班牙參加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以中國大陸民間環保人士代表和其他各國年輕人交流。在那以前,他也不太明白氣候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地球一會熱,一會冷,這不是地球本身的變化規律嗎?」但是,一個印尼女孩告訴他,冰川融化讓全球海平面上升了。在她的家鄉,很多小島變得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的研究數據讓他相信,最近幾十年的大氣溫度變化,超過了正常的範圍,「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

「對很多人來說,南極冰川離自己很遠,冰川融化也不影響自己發工資。拍了這些視頻,我希望大家能看到真正的冰川,更相信氣候變化這個事實。」他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