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 從長命百歲到無量壽(十六)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0.04.05
2311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

(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無量壽」的真實性與可能性:從「義理」與「事相」兩個層面來理解

就十方諸佛的世界與境界而言,無量壽是「法爾如是」,然而,就六道眾生的世界來說,無量壽則是「不可思議」與「不可置信」的。由於吾輩凡夫被無明煩惱與累劫業力所牽引而沉浮於六道,在死生流轉之際又有「隔陰之謎」,被「分斷生死」所隔障,故而對於「生命的永續」以及「永續的生命」無法如實知見。也因此產生一種十分矛盾與弔詭的情境,一方面希求「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死」,而另一方面卻不知曉也不理解「生命的永續」與「永續的生命」本來就是「無量壽」的。

要探究「無量壽」的真實性與可能性,可以從「義理」和「事相」兩個層面來理解,首先,從「義理」上來說,根據《唯識三十頌》所論,一切有情眾生的「心識之流」──亦即第八意識(阿賴耶識)──是「恆轉如瀑流」而跨越生死之際的,須臾片刻都不曾停頓或中斷,縱使在一期生命的肉體死亡之際也是如此。以此宏觀視野來看的話,有情的生命是永續進行的,絲毫沒有間斷或中止,所以《金剛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因此,從義理的層面來說,生命本然就是永續的,也就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當然也是「無量壽」的。

然而,從「事相」上來說,「無量壽」的真實境界並不是現成的,而是須要透過「斷惑證真」的修行實踐之道而成就的,就如同世間的「長命百歲」也不是現成的,而是須要透過力行養生之道而實現的。因此,要實現「無量壽」的真實與現實,就必須要經由修持佛法以超越克服生死輪迴的束縛。

十方世界的諸佛,包括釋迦牟尼佛來世間說法的本懷,就是要教導眾生解脫生死的束縛,證得與十方諸佛一樣的境界。因此,從佛教的觀點而言,超越六道生死輪迴,絕非空談或玄想,而是有具體的實踐方法與步驟,先從「解脫道」入門,然後進入「菩薩道」,最終成就圓滿佛道。解脫道有五個階段:一、資糧道,二、加行道,三、見道,四、修道,五、無學道,其內容簡述如下。

一、資糧道,皈依三寶(佛、法、僧),受持五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奉行十善(對治十惡:殺生、偷盜、邪淫、兩舌、妄言、綺語、惡口、貪、瞋、痴)。在家眾可再受持「八關齋戒」與菩薩戒,出家眾受持三壇大戒「沙彌(尼)戒、比丘(尼)戒、菩薩戒」。然後修持「五停心觀」與「四念處觀」。

五停心觀的內容為:(一)多貪眾生不淨觀、(二)多瞋眾生慈悲觀、(三)愚痴眾生因緣觀、(四)多散眾生數息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

四念處觀的內容為:(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

二、加行道,修學「四善根」︰(一)煖法位,修學「四正勤」:❶已生惡令斷、❷未生惡令不生、❸未生善令生、❹已生善令增長。(二)頂法位,修學「四如意足」:❶欲如意足、❷精進如意足、❸念如意足、❹思惟如意足。(三)忍法位,修學「五根」:❶信根、❷精進根、❸念根、❹定根、❺慧根。(四)世第一法位,修學「五力」:❶信力、❷精進力、❸念力、❹定力、❺慧力。行者於世第一法位,最深觀欲界苦諦入見道位。

三、見道,修持清淨「八正道」,斷欲界「見惑」,證初果須陀洹。「八正道」的內容為:(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四、修道,生起「七覺支」,斷除三界的「思惑」(亦名「修惑」)。「七覺支」的內容為:(一)念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除覺支、(六)定覺支、(七)捨覺支。

五、無學道,盡證四諦真理,解脫生死煩惱,不受後有(意即不再生死輪迴),證阿羅漢果,學道圓滿,無需再學,故稱「無學道」。

以上為解脫道的修學次第,若欲成就無上佛果,則須進入菩薩道,發「四宏誓願」,修六度萬行。四宏誓願的內容為: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六度」即是「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以上的解說,可能會讓不少人覺得那太困難了,望而卻步。大家千萬不要妄自菲薄或氣餒,還有一個方便法門,就是發願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等於是前往彌陀淨土留學進修,將來一定可以圓滿成就佛道。(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