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英國約有1萬5千名水居族。圖/戴雅真
文/戴雅真
在台北市,新台幣5萬元可以在市中心租到3房兩廳,但在物價世界數一數二高的英國倫敦僅能租到小套房,還不包水電稅金。
倫敦寸土寸金
房租連3年冠全歐
根據比較世界各地物價的網站Expatistan,住在倫敦比住在台北市貴上68%,其中最貴的是交通費,整整貴上158%;其次就是居住,倫敦租屋價格貴了117%,是台北市的兩倍多。
根據Expatistan,在倫敦昂貴地段租房,25坪房子月租約2459英鎊(約新台幣9.8萬元),普通地段也要2110英鎊(約新台幣8.4萬元),若再加上水電瓦斯、網路、稅金等費用,每個月新台幣10萬元跑不掉。就算不和台北比較,倫敦的房租在歐洲也是數一數二。
船屋成省錢另類選擇
1.5萬英人逐水而居
不論買屋市場是否蓬勃,買不起房的人只有租屋一途,而住不起陸地的人,船屋成為他們省錢的另類選擇,也因此誕生一群獨特的「水居族」。
對於水居族而言,逐水道而居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的人可能是一圓兒時夢想,有的是希望和家人居住在一個小空間裡,關係能更加緊密。
水居族雖然能比租屋省下不少錢,該花的還是不能省。除此之外,支付停泊費的船隻可以使用陸地上的水電,但是連續巡航的船隻卻是「斷網狀態」,必須自給自足。這代表船主必須買燃油保暖、使用發電機或電池、仔細計算用水,意外吸引一批想要在都市中返璞歸真的人,過著極簡生活。
河上居不如想像浪漫
當心省小錢花大錢
然而,逐河而居也並非無憂無慮。部分過來人也提醒考慮成為水居族的人評估利弊,像是郵政、就醫、汽車保險,以及孩子就學等問題,否則雖然房租省了,但是某些花費說不定會倍增,得不償失。
而且,住在船上代表著必須和電視等電器說再見,排泄物的處理也得親力親為,住在船上可不見得如想像中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