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家餐廳。
圖/戴雅真
狄更斯家客廳。
圖/戴雅真
文/戴雅真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作家。他的著名作品包括《雙城記》、《塊肉餘生錄》、《孤雛淚》、《小氣財神》等,內容反映現實,在他生前就獲得極大成功。
位於倫敦霍本區(Holborn)道迪街(Doughty St)48號、高三層樓的建築是他當年故居,如今改建為博物館。館內保留了餐廳、廚房、酒窖、書房、臥房等,可以一窺維多利亞時代的生活。
狄更斯和妻子凱瑟琳(Catherine)及長子在1837年搬入道迪街48號,當時他25歲,才新婚一年,兩個女兒後來在這裡出生。狄更斯和凱瑟琳一共有10名子女,兩人在1858年分居,不過住在道迪街48號時仍十分恩愛。
狄更斯在1839年家境更富裕時搬去了更大的房子,不過道迪街48號是倫敦唯一得以保留的狄更斯故居,他在這裡的書房內完成《孤雛淚》(Oliver Twist)、《尼古拉斯.尼克貝》(Nicholas Nickleby)等作品。
狄更斯的小姨子、凱瑟琳17歲的妹妹瑪麗霍加斯(Mary Hogarth)和這對新婚夫妻一起住,幫忙家務,但她在1837年5月急病身故,屋內三樓仍保留她的房間。純真的瑪麗突然過世對狄更斯影響很深,在多本作品裡都有以她為原型的角色,據稱狄更斯到去世前都戴著瑪麗的戒指。
狄更斯家的餐廳在一樓,狄更斯當年是才嶄露頭角的小作家。他會在此宴客,座上賓包括歷史學家福斯特(John Forster)等人。地下室則有傭人的廚房、洗衣房等。
最有看點的是二樓的客廳和書房。客廳是重要的社交場合,擺有鋼琴以及狄更斯親自設計的演講台。狄更斯四處表演、演說,是他重要的收入來源,他還曾飄洋過海,到美國巡迴演講,大受歡迎,博物館內展示有他當年的演說門票。